白昕
摘 要:對高職貫通階段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是一項帶有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復雜工程,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陣地、主渠道當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貫通階段的思政課必須站在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度,以促進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深入為目標,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的資源,為步入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提供良好的課堂引領作用,切實提高思政課教育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職業素質培養;貫通教學;模式研究
一、在校高職貫通學生集中存在的問題表現
(一)厭學思想嚴重
根據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在校貫通學生隨機抽樣調查,有大約25%的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夠端正。由于確定專業相比于同層次的沒確定專業比較好就業,同時,由于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由于過分看重未來工資收入,許多學生在畢業時傾向于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眼高手低,不明確目標的他們覺得與高考無緣后自暴自棄或者放任自我的很多。
(二)缺乏未來職業目標
蘭特(Lent)的SCCT社會認知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職業選擇取決于自身的職業目標/意向和職業興趣,而職業目標/意向和職業興趣,又取決于自我效能與結果期待。在舒伯(Super)的生涯彩虹圖中,把15~24歲階段的生涯稱為探索期。這個階段是學生通過學校生活,休閑活動,兼職打工等機會,對自我試探、角色與職業進行探索。其中,15-17歲為試探期。考慮需要、興趣、能力與機會。
這就不難理解,貫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找不到自己時的迷茫感、社會角色與工作職業與本我背離時產生的痛苦感、以及自身與外部世界連接時能量無法流暢時的困惑感。也就更能理解,貫通學生對自我認知與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成長過程,以及建立連接的過程,是角色扮演和反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概念發展與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而且相比高職學生,貫通學生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在校學習,大部分同學沒有詳細的專業劃分和專業課程講授,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認知更是模糊。
二、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貫通教學模式
(一)建立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課程體系及考評機制。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思政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提高教學質量。加大對學生的考核力度,對平時考核給予重視,有利于學生及時消化理解所學內容,做到學懂學通并會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其考核方式、內容等與其他課程不同,應重點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貫通基礎教育階段,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貫通階段的學子與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高中教育接軌,在政治教學上以海淀教研為主,實踐認知為輔,實行學分制、閉卷考試,留級懲罰等相對嚴格的教務管理制度,學生對政治課不敢放松要求,收效甚好。
(二)加強高職學生思政與職業素質培養教學的社會實踐環節。在當前的貫通學生思政與職業素質培養教學過程中,單一的課堂教學并未實現教育的實際效果,耗費人力物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培養轉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和掌握職業技能,學習和升華思政素養。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師綜合素質及教學能力。作為高職院校貫通教育的政治老師,要始終明確對學生精神培養的重要性,要為學生營造出有利于進行思政教育的教學環境。這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要全面改善全體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和系統,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加強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培訓、進修勢在必行。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將國內外最先進的思想、政治、經濟動態帶到課堂中,不斷提高其實際效果。最后,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形式進行整改升級,使之適應時代和潮流的發展,讓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實現提高思想政治面貌,提高職業能力的重大突破。學校組織政治老師進行外出教研、海淀教研,加大科研課題傾斜力度,出國考察等方式,讓更多的政治教師走出教室,把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材料帶回課堂。
(四)將育人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并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通過對企業用人標準和高職院校近幾年畢業生的調查,對用人企業對于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水平的需求以及高職學生對于本人的職業素質水平的定位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高職院校應以企業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綜合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狀況,應采取將思想觀念、社會實踐、教師培訓和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總之,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需要一方面加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并完善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還要對整體社會環境進行改善和維護,兩者缺一不可。貫通教育的任課教師同時大多也兼任班主任,有效的利用班會、志愿者活動組織師生融入社會與企業,收效很好,比如班會組織畢業生回校現身說法、參觀優秀畢業生公司、兄弟院校才藝展示、第二課堂、社團、義務勞動、孤兒院與福利院的幫扶活動等等。
綜上所述,作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對教育本身進行深一步的認識。對于職業素質培養的內容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思想道德意識的教育、專業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意識以及市場競爭意識的培養、乃至于團隊合作意識的養成都隸屬于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之中。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在具體的教育教學當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為高職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的融會貫通提供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海婷.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才智,2017(2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