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秀
摘 要: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當前國際教育的主流,也是我國教育與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小學作為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基礎階段,在此階段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主要課程,其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傳授數學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其具備數學思維能力。從核心素養的概念出發,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如何實施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精準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計算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現今國際教育的主流,我國教育界也對此十分注重。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對學生今后的進一步學習乃至終身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主要課程,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數學素養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研究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我國適應世界發展、增強教育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縱觀各發達國家,都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重視,我國也緊隨世界潮流,制定了自己的學生核心素養。2016年,我國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報告,指出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具體分為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文化基礎、自主發展與社會參與,包含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核心素養。這六大核心素養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總要求,具體到每個不同的學科,又可以有各個學科各自的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也與新課標的要求是相通的,即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思想,從而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利用數學思維來分析、思考并解決問題,同時可以增強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以讓其具備能夠終身受益的綜合素養。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并不是要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數學家,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具備數學核心素養,能用數學思維來進行思考。因此,我們廣大一線教師也應當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教育發展的規律,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探索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盡管當前的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化,但不少學校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式比較陳舊,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
受到升學考試等壓力的影響,不少數學老師還在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為主體在講臺上講授數學知識,學生則跟隨老師的思路被動地聽講。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死板,而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扼殺了他們的這種天性,束縛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同時單純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判標準,也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甚至造成不少學生認為數學學習枯燥無味,而且難度很大,產生畏難的心理,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
(二)忽視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獨立思考能力,但從現狀來看,不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進行數學知識的灌輸,而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則不夠重視。許多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流于形式,提出的問題含金量不高,并沒有真正啟發學生去思考與探究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很少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課堂上留給學生自由表達想法的時間很少。這就導致不少小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沒有探究與獨立思考的意識,不愿意自己查閱資料或者畫圖計算,也很少跟同學進行合作探究,更愿意直接去尋求教師或家長的幫助,這大大削弱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三)教學缺乏思維訓練的系統化
數學思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影響,但從現狀來看,大多數教師并不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與新課標的理念是相悖的。“猜想—發現”是當前比較主流的一種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可以很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但從實際應用來看,實施方面是存在偏差的。很多時候,老師只是簡單地拋出問題,但并未把探究與解決的過程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為順利完成課時任務,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就隨即開始一步一步按照教師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給學生深入思考的時間。同時,不少老師有些急功近利,不考慮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對于學生的一些想法不能耐心與細心聆聽,只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講授,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三、如何實施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計算教學
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一些對策。
(一)按照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促進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在許多學生的眼里,數學教學就是單調的算式與繁復的計算過程,是一門非常抽象的課程,這使得不少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失去學習的自信與興趣。而傳統的教學方法也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少學生只懂得機械地運算,不能將數學原理與數學規律靈活應用,這種計算器式的思維模式與新課標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由此,數學教師需要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小學生因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同時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針對孩子們的這種認知特點,數學教師需要讓數學更富有童趣,創設一些富有趣味的數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代入課程內容,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小數除法”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來創設“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這一情境。筆者先問學生,假期快到了,同學們是怎么跟遠方的親人聯系的呢?這時候學生七嘴八舌地說著,有的說用電話,有的說微信、QQ視頻聊天,這一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很容易將學生代入情境。“笑笑與淘氣兩位小朋友也喜歡拿電話跟遠方的親人聯系”,然后筆者利用PPT展示笑笑與淘氣兩位小朋友打不同電話的單價與花費的話費,笑笑打的是國內長途,每分鐘0.3元,總共花了5.1元,淘氣打的是國際長途,每分鐘7.2元,共花54元,他們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呢?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引入小數除法的計算。
(二)加強數學文化的感染力,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興趣
興趣是學習動力的來源,只有擁有興趣,才能產生持久的學習驅動力與創造力。數學在大多數人眼里是抽象的,但實際上數學中也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與哲理,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以文化來加強數學的感染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面積計算時,如果單純地講授未嘗不可,但缺少趣味與內涵,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筆者嘗試給學生講述了托爾斯泰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說《一個人需要很多土地嗎?》。這篇小說是說一個叫巴河姆的人要去買地,賣主提出的要求是,想要買地的人必須先交1千盧布,然后從太陽升起開始時從草原的任意點出發,到太陽落下時如果能走回起點,那這一天所走路線圍住的土地就可以歸買家,否則將一寸土地也得不到。自以為是的巴河姆盲目地出發了,他沿一條直線走了10俄里,接著左拐90度直行,再向左拐90度走了2俄里,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巴河姆已經走了24.7俄里,他著急了,改變了前進的方向,向出發點跑去,一直跑了15俄里,終于在太陽落山前跑到起點,但由于太累,還沒站穩就倒地而亡了。故事講完后,學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此時筆者提問,同學們可以來想想,巴河姆跑出了什么形狀呢?大家來算一算。學生對此特別有興趣,此時,再對學生進行引導,那巴河姆怎么走才不至于累死呢?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得到更大的面積呢?經過探究式計算,學生發現了“周長相等的平面圖形中,圓面積最大”的數學規律,同時也通過文學故事感受到了文化與數學結合的無限魅力。
(三)培養學生及時改錯的習慣,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水平
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小學生是很容易出現錯誤的,對此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一味地指責學生。教師需要探究學生犯錯的具體原因,例如有些學生平時粗心大意,很容易因粗心而不仔細審題,從而犯錯。有些學生則是由于學習方法還存在問題,不能深入理解數學概念與原理,導致缺乏解題的正確思路而犯錯。還有些學生是缺乏數學思維能力,不能舉一反三,從而出現定向型的錯誤。為此,教師需要具體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是什么,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這樣才能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此外,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有不少學生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這樣的過程很可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教師切不可因此對學生橫加指責,粗暴批評,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也不利于其進一步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進行適度的批評,讓學生認識到改正錯誤的重要性。同時在課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學會變廢為寶,利用學生一些常犯的錯誤創設一些問題與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讓其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培養過程,教師在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堅持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在每一個學習環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品質的塑造。這就要求我們廣大一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精益求精,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努力,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思維發展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在習慣中堅持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小學生后繼發展與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山西教育(教學),2018(3):54-55.
[2]佟翠英.計算能力,提升數學核心素養的突破口: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10):246.
[3]梁秋蓮.基于核心素養“數與計算”教學的傳承與創新:全國小學數學(人教版)核心素養示范課觀摩交流會綜述[J].小學數學教育,2017(17):34-41,46.
[4]段利力.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151-152.
[5]藍藝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6):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