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葛媛媛 朱紅
【摘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素質是衡量畢業生是否合格的主要標準,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都承擔著教育學生的重要職責。根據高職學生特點,高職院校應采用專業技能培養與日常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注重養成教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管,多種方式相結合培養出高質量的幼兒教師。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教師專業技能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09-02
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教育部2012年頒布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從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多方面具體闡述了國家對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也為高校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指明了方向。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系下設學前教育專業,招收普高生,高考分數主要集中在330-420之間,具有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自控能力差、堅持性差、厭學好動等特點,所以若想順利的將學生培養成《標準》中要求的準教師水平,需要將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與日常管理結合起來,結合學生的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彌補短板。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行業領域的規范,社會對高質量學前教育師資需求量的增加,遼特師專學前教育專業從高職學生教學改革和學生日常管理模式創新入手,積極推動教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探索新時期的師資培養的突破口。
一、養成教育先行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良好習慣的訓練,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我校的養成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日常行為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規范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行為。我們從學生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著手,各個擊破。制定了《遼特師專教育系創意早操實施方案》,在全校學生做廣播體操,晨跑等活動的時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早操內容是健美操、兒童舞、民族舞、現代舞等,與專業技能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既鍛煉了身體,又夯實了舞蹈基礎,將舞蹈課上的學習內容反復練習,加深了用舞姿表達的理解;制定了《遼特師專教育系早晚自習推廣普通話實施方案》,要求每班學生每周至少有兩個晚自習學習、推廣普通話,有專業教師和學生自管會的學生進行日常檢查,實時全系公布各班開展情況;制定了《遼特師專教育系三筆字大賽制度》,每學期全系開展軟筆、鋼筆、粉筆字大賽,覆蓋面涉及到每名學生,設專業教師和省內書法協會成員當評委,評出獎項;還制定了《遼特師專教育系兒童故事大賽制度》、《遼特師專教育系兒童舞大賽制度》等,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5年的探索與調整,主要負責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反饋良好,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向往自由、豐富的大學生活,若管束的用意明顯則較易逆反,相反用具有競技性、公平性的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管則效果更好。
二、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管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職業技能大賽,級別最高的是由教育部教育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管理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遼寧省級別最高的大賽是由遼寧省教育廳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舉辦的《遼寧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校級的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大賽豐富多彩。
傳統的教學過程雖然強調是教師、學生雙邊雙主體,但實際教學中教師高居主體地位不下,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有別于強調應用性較強的高職教育的辦學初衷和人才培養目標。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管,讓學生在反復的準備比賽、參加比賽以及賽后反思中體會到所學內容的實用之處。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延伸課上講解的不夠透徹的內容,增加了與學生深入溝通互動的機會,同時在指導參賽學生參賽的案例也可以豐富到教學中去。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應不斷加強日常管理,促使學生管理工作的常態化、條理化、制度化的同時,以大賽促進學生學習、學生管理和教師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或學生會,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同時加強輔導員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與專業教師教學工作的配合,從而全面做好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養工作,培養出符合國家標準,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幼師。
參考文獻:
[1]姜琪.師范生養成教育與職業道德培養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究——基于對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的調查與分析[J].陜西學前教育學院學報,2017.2
[2]程中,郭清.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0.6
[3]張建波.新《綱要》背景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J].學前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簡介:
趙琳(1986.02-),女,遼寧盤錦人,中共黨員,碩士,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
葛媛媛(1986.09-),女,遼寧盤錦人,中共黨員,碩士,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朱紅(1985.10-),女,遼寧沈陽人,碩士,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研究方向: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