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敏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小學生在語文科目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讀寫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讀與寫之間的相互作用來促使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升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有機結合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有機結合 方法解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076-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讀寫進行有機結合,簡單的說就是將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閱讀環節與作文指導教學環節融合到一起,通過讀與寫的結合來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進行高效培養的一種教學模式。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效率,有利于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強化小學語文教學讀寫有機結合的重要意義
提倡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讀寫結合的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綜合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讀寫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對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表達情感的方法進行學習,寫作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熟練的應用字、詞、句陳述事實、表達情感等,這兩個教學環節之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通過讀寫的結合,能夠同時對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鍛煉,有利于更好地通過語文教學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其次,讀寫有機結合能夠顯著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讀寫結合訓練能夠在提升小學生文本閱讀能力的同時強化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選用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素材來進行讀寫結合指導,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全面綜合的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現讀寫有機結合的措施和方法
不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現途徑是不同的,這里主要是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讀寫有機結合的一般方式方法進行了分析和闡釋。
(一)從題目入手,強化學生的擬題能力訓練
題目是文章核心的展示,是文章主要內容和主要情感的總結表達,不論是在閱讀教學還是在作文指導方面,題目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知識點。因此,從題目入手進行讀寫有機結合教學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可信性。針對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存在著題目偏離主題、題目不夠新穎等問題,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帶領著學生對文本的題目進行分析。如通過題目的結構進行指導,如“……的……”結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秋天的雨》、《媽媽的賬單》、《父親的菜園》,有“名詞”結構,如《珍珠鳥》、《白鵝》,有“動詞+名詞”結構,如《觸摸春天》,有設置疑問的題目,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引導學生對文本的題目進行了解之后,在寫作指導的過程中,讓學生嘗試著利用所學的題目結構方式確定文章標題。為了進一步強化,教師可以將所有學生所起的題目進行羅列、分析、歸類,達到強化基礎和有效訓練的目的,通過讀寫有機結合夯實學生“起題目”的能力。
(二)引導精彩片段閱讀,指導仿寫教學
仿寫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有機結合的重要路徑之一,小學階段的仿寫指導可以是仿寫閱讀文本的構思、結構、表現手法以及情感表達方式,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可以是針對某一篇文本進行全仿,或者是對某些片段、某個精彩的段落和句子進行仿寫。一般情況下,對某個精彩段落或者是句子進行仿寫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首先,在段落仿寫方面,教師可以將閱讀文本中的某個段落拿出來進行單獨講解,然后引導學生從身邊實際出發進行仿寫。如四年級的《長城》中有一段關于長城情感表達的經典段落:“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一段落的表達方式和內容可以應用到很多古代文化建筑的描寫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所熟悉的古代建筑,或者是當地著名的文化古建筑進行仿寫描寫,通過結合實際來把握對古代文化驚艷之處情感表達的特點。其次,在特殊句式的仿寫指導也是讀寫有機結合的重要要求,如《長城》中一開始的“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樣的比喻經典句也是指導學生繼續仿寫的重點。大量的仿寫練習會讓學生逐漸地掌握一些語言表達規律,從而有利于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讀寫結合方式的多元化,強調語文教學綜合性
讀寫有機結合的應用是比較靈活的,在夯實了學生的基礎能力之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從語句填空開始,逐漸增加難度,到文章縮寫、再到文章續寫,通過讀與寫之間不斷的融合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在語句填空方面,教師可以在文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段落中某個句子改成空格,這個空格可以設置在開頭,讓學生對文段進行閱讀之后進行概括,可以設置在結尾,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可以設置在文段中間,讓學生填入一個承接上下文的句子。其次在文章縮寫方面,就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之后,掌握文章所寫的對象、情感,然后用簡單的文段將文章進行縮寫,這主要是訓練學生的總結概括、提煉中心思想和精煉表達的能力。最后在文章續寫方面,教師可以針對閱讀文本中的某個事物進行續寫,或者是對整篇文章的后續引導學生進行續寫。續寫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激發。例如在《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的讀寫結合方面,教師可以將第一段最后一句:“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留白,讓學生對臘八粥的特點進行總結。或者是在文章最后一句:“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后進行續寫,談一下為什么說北京的春節過得分外熱鬧,或者是講一下自己家鄉過春節與北京春節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等等。通過不斷的滲透訓練在強化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讀寫有機結合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體現小學語文教學本質屬性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開展靈活多樣的讀寫結合,不斷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和品質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素娟.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5+10.
[2]董玉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15.
[3]卞伯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四步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3):88.
[4]張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36):162-163.
[5]邱向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6):79.
[6]賈曉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