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的重點課程,通過數學教學旨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思維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紹小學數學形象思維基本理念,并探究提升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形象思維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1-0146-02
小學數學涉及的知識相對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小學數學課程要注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培養,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形象思維是小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在數學學習中融入形象思維,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和鞏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何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形象思維,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一、形象思維的基本概念
形象思維是指將抽象轉化為直觀和表象的思維模式,小學數學形象思維是指將抽象的知識以簡單、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是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的數學印象。新一輪小學數學課程教育改革中,要求小學重視和加強數學教學,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掌握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形象思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形象性。形象性是形象思維的基本特征,主要以圖形或符號的形式將數學概念表達出來;其次是整體性。形象思維能夠對已知的信息進行整合,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再次是概括性。形象思維主要運用于數學定性問題分析,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最后是聯想性。形象思維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聯想能力,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化化為熟悉的圖像和符號,以便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
二、提升學生形象思維的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通過小學數學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還能夠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形象思維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將提升學生形象思維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一)從生活中挖掘數學形象思維教學素材
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生活中挖掘數學教學素材是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減少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和陌生感,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如在進行基本圖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圖形的形狀,如黑板、桌子、窗戶是長方形的,太陽、盤子是圓形的等,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知。為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想要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進行生活化情景模擬,將生硬枯燥的數學知識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提高學生數學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形象思維。
(二)運用聯想教學方法樹立形象思維學習理念
形象思維需要依靠豐富的聯想力,即能夠將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狀態,由于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基本階段,其知識點相對繁瑣,學生想要學好數學知識,需要充分發揮聯想力的作用,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聯想,首先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不斷質疑和否定自己的想法,進而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不斷學習數學;其次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數學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課程,這就要求學生能抽絲剝繭,發現題目中的細節,進而聯想到某一個知識點,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三)創新小學數學形象思維教學模式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設施在教育領域等到廣泛運用,并取得顯著的成就,多媒體以其豐富的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功能和形式,成為當前課程教學必不可少的的教學工具,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形象思維的過程中,要注重多媒體教學設施的運用,將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以更加直觀和充滿趣味性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一方面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將多媒體與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有效的結合起來,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設計多媒體教學軟件,幫助學生建立更加清晰的形象思維;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課堂時間的安排,留給學生充足的課堂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充分吸收本節課的內容。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理念,不僅要重視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成績的發展,更加要加強學生思維模式和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形象思維,為學生今后深入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金玲.關于小學數學形象思維教學的嘗試[J].華夏教師.2017(10)
[2]楊麗娜.小學數學形象思維教學淺議[J].學周刊.2015(07)
作者簡介:
王秀蘭,性別:女,出生年月:198409,籍貫: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工作單位:日照市東港區第五小學,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