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
摘 要: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維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重大作用。對數學課程的性質與地位有了科學的認識,才能正確理解課改精神。
關鍵詞:課改精神;課堂教學實踐;數學活動
一、以課改精神指導課堂教學實踐
1、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日常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讓學生學會主動地提出問題
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自己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正是需要學習的開始,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過去課堂提出的問題多數都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生的思維基本上是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一步步展開。雖然課堂過程中也不乏熱烈的討論。這樣的課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發揮,長久下去,學生必然受到限制?,F代的教學觀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要充分挖掘孩子們的潛力,使之主動積極地學習。要努力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要讓學生主動地提問題,教師要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和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即使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可能是幼稚可笑,漫無邊際甚至離題萬里,但也不可以一言否之,應耐心地提示學生換個角度想想。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幫助,引導學生善于在錯綜復雜的信息中抓本質的東西,找準突破口,善于從多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
3、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一點已不容置疑的。既然是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就應該真正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才能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改變那種消極的、被動的學習狀態和方式,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首先,課堂上讓學生多一些自由的體驗。讓學生自由地走上講臺充當教師向同伴們分析問題和展示學習成果。其次,學生應有選擇權。有些問題,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就讓他們自由選擇,自己設計解答方案?;蛘咴O計兩套練習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地比較自由的空間按照自己的實際去發展,去進步。
4、引導學生在合作中研究
探究過程中,由于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種的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發自己的新的靈感,從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因此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首先,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第二、在合作動手、相互表達與傾聽的過程中,各自的想法、思路能更好地表現出來。第三、在相互討論中,學生之間相互質疑,思想和觀點的沖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有助于激發新的靈感。
5、在探索中創新
學生學習的最高層次是學會創新。創新精神的培養絕非僅僅是純粹智力活動的過程,它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有一種敢于創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有對真理執著追求的勇氣。因此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要注意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的活動中創新,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首先,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想和驗證。在學習一些性質、規律、公式等知識點時,讓同學們大膽地提出一些想像,然后讓學生猜想是否成立,它的依據又是什么,舉出不同的例子進行驗證。讓同學們的思維的遐想的空間自由飛翔,充分顯示學生的智慧。其次,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大膽挑戰。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處于激奮狀態,引發他們積極主動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他們既可以挑戰同學,也可以挑戰教師。最后,撞擊成功,增強自信。要使學生取得成功,就應該不斷地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斷地給予他們成功的反饋,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不斷取得成功。
二、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貼近生活
數學教學就必須實施開放式教學,教師要適當引進、利用相關的課程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渠道,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數學課程體系,變單純的課堂數學為開闊的生活數學。
1、抓住學校生活開展數學活動
學生平均每天在學校生活,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發展數學的機會和內容。如:學生在校吃早餐,有的同學把不愛吃的扔掉,根據這種現象可以讓學生估計每天有多少個同學,每個浪費多少糧食?全校一個星期浪費多少?全校一個學期浪費多少?又如:學校的生活用水一個學期是多少?這些學校生活中現象都可以開展數學活動。
2、抓住社會生活開展數學活動
數學教學要從教室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的大課堂。如:讓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然后去商場調查各種信息。又讓學生去銀行調查存款的利率和個人所得稅等方面知識,讓每個學生計算一下自己的壓歲錢存一年大概得多少錢?……學生走進社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解讀生活,就產生了許多體驗,這些體驗是學生發展、成長必不可少的。
三.感受到的幾點困難
1.這些年來,一直有個疑問困繞著我,數學到底應該做到什么?,數學是基礎科學,基礎科學就要扎實而熟練的掌握,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感覺應該必要的時候,就是在新的知識來臨之前,讓學生體會,為什么學。在適當的時候,就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怎么學。最后在關鍵的時候,就是聯系實際的時候,讓學生解決疑惑為什么學.知道,數學是有用的。
2如何加大學科之間的聯系,經常和理科的老師接觸,自然數學和理科聯系是很大的,但是和語文,外語,歷史,政治等學科有聯系么?實際上是有的,但是如何培養學生這些能力,是困難的。正準備和著手歷史和數學的研究,自己的興趣是有了,但是需要時間給學生,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和聯系。
四.希望和樂觀的前景
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塌實的走下去,路是漫長的,需要我們數學教育一線工作著努力和奮斗,不是一批,不是兩批,需要我們前仆后繼。我想,新課改給了我們數學生活化生動化的平臺,需要的就是我們去演繹.我想,我堅信,數學教學是越來越好的。
(作者單位: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自動化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