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明
摘要:文章闡述如何在小學對話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并對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提出了幾點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和提問能力;善于深度挖掘文本信息內容;教師要巧妙提問,發展學生的思維;以生活運用為對話小學的目標,活躍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思維品質;對話教學;解讀文本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應該承擔起培養學生基本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目前我任教的英語課中還停留在跟讀,背誦,復述低層次的思維活動中,真正促進學生思考的教學活動還比較少,要靈活思維能力的培養目標,激發了我的幾點思考和行動。我結合六年級下冊人教版Unit3 《Where did you go》來談談如何更好的在對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聚焦提問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應該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提問時間,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我在執教人教版六年級下冊Unit3 《Where did you go》?T:John had a labour day holiday.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適時追問,在對話中啟發思維。
學生閱讀文本并完成聽讀后自由提問,教材上的任務學生只需要淺層次的理解和而對于續編文章對話學生確實讓老師產生了驚喜,通過一個深層思維的任務讓學生得到發展,在追問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對信息的進一步關注和與自己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發展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和發展自身的思維品質。鼓勵學生運動5w3h疑問詞自主提問,開展思考啟發學生更深層次閱讀文本來,更好挖掘文本信息,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能力,學生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教師也需適當的實質開放性問題,避免單一,固定的答案,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身的答案多問些Why和How這樣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找到充分的證據來闡明他們的想法,培養其分析,評價和質疑的能力,促進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善于挖掘文本信息,深度解讀文本。
課的導入環節為文本創設了情景,讓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感受語言,理解語言和體驗語言。John一家人去新疆展示并和Amy分享了對話,并讓學生讀圖后預測他們交流的語言會是什么呢?激活已學過的詞匯和句型,更好的幫助學生語言的輸出,Hurt my foot ,hurt my leg, hurt my arm來發散學生的思維,也可運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思維模式和教學工具,它可以把枯燥的知識變成有層次放射的發散思維,運用關鍵詞,強化了文章的核心內容,能夠能讓學生設計Mini mind map.
教師要多關注事實性的信息,深入發現文本的邏輯關系,學生的思維有淺層的知識認知走向深層的知識分析,文本的深度解析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參與體驗程度,認知發展的維度,情感參與的深度和學習成效的高度。教師要適合根據文本提供的圖片,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結合文本特點,讓學生續編對話,運用新學語言的能力,拓展和深化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得對話更具有真實性,情景性,激發學生的想象,提高學生圍繞核心句型進行有意義的操練。
學生續編Amy:Oh,would you go with us in August?
John:Maybe, I will go to Guangxi,I will eat many fruits there.It is cool.I like there.
教師盡可能減少給學生限制,學生的思維更寬,他們的語言輸出更多,思維更好的發散,語言才能更豐富。教師要根據教學需求,遷移文本情景,建立起教材與學生的連接,使學生貼近生活有話可說,不斷提高語用能力。
三:教師巧妙引導,提升優質思維。
在英語課中,思維品質非常普遍,但優質思維較為稀缺,優質的思維應該是在具象中抽象,在分析中推理,在比較中質疑,在聯想中創新。當學生在回答問題不能一步到位時,或答題不夠全面時,教師不要急于否定和講解,要循循善誘,注重啟發學生的思維,而不能包辦,直接給出答案。
四:生活運用為導向,訓練創造性思維。
學生真正體驗并談論自己的真實感受,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對以后的假期,學生更好的制定行程,合理的規劃時間并做好功課,這樣節約了時間成本,更能了解地方文化,學生要深入文章的角色,盡可能創設基于教材的情境,基于教材但又有高于教材,如何靈活運用教材。真正做到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主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語言訓練,搭建語言平臺,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在班上做一個調查,有多少學生去了新疆或其他地方,并談論在那里過得怎么樣?都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落實到真實的交際和有意義的交際。教師要特別注重參與體驗,抓住機會適合的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開闊自身眼界,在這樣的旅游實踐活動中,活躍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形成真正的語言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塑造文化品格,發展英語素養,優化教學活動,關注課堂的提問質量和梳理課堂教學的流程和思維, 學生思維進一步得到了提升,使課堂更加出彩,學生能更好落實在發展思維品質,我們也更需要了解小學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沈國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小學英語教與學,2018.1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