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個領域都在進行改革和創新,教育領域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中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傳統意義上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的社會發展需求,中職學校作為中職教育的主陣地,在對于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方面要創新模式,改革弊端,針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對創新模式的應用開展進一步的探索,從根本上推進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取得更大的進步。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著重論述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模式的創新思考,希望為相關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 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創新思考
從根本上來講,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是對人的一種教育,在中職教育的過程中,這樣的教育模式內涵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對于教育成果的評價,歸根結底是要看教育的模式對于教育主體的影響和價值有怎樣的體現,對學生的教育包含很多方面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教育,本文主要針對當今的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模式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探討和思考,希望對于問題引起重視,以此為基礎,對德育教育的創新模式提出自身的一些建議。
一、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
在中職教育的過程中,德育教育已經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開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對于職業道德教育的概念,理解起來并不難,所謂的德也就是道德和品德,育指的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育人和教育。同時要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結合當今的時代特色,把民族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結合,共同發揮合力,一起推進對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完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中職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也是當今時代的歷史使命。從根本上來講,對于中職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對于人性的一種深層教育,它的影響不會直接體現在專業技術層面,它從更根本的層面體現在思想和靈魂深處,對于中職學生的影響是根本性的。中職教育的發展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息息相關,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是未來國家的中流砥柱,是生產和勞動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所以必須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并進一步有效創新發展模式,讓職業道德教育更有成效,更具針對性。
二、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的職業教育領域,中職學校一直作為中職教育的“主力軍”和“主陣地”,對于整個職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要認清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當前社會資源教育資源把重心更側重在普通教育上,這就使得職業教育理念和發展模式,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另外,職業教育方面也有照抄照搬普通教育模式的傾向,依賴普通教育模式,所以,在具體的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普通教學模式的“填鴨式”,“滿堂灌”等一系列相關的模式都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屢見不鮮,嚴重影響對于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中職教育本身教育思想也十分落后,方法比較單一,教師隊伍素質不高,并且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問題,教學的主體內容更注重教學目標和理論教學的內容,所教授的內容往往脫離實際,比較滯后,與時代特征不相符,甚至與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相符合,在職業道德教育的問題上更加顯著。
三、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實現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理念的創新
作為中職學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已經越來越被就業環境所認可和接受,他們是未來就業市場上的可用之才,但如果只是沿用幾十年前的職業教育模式,是無法與當下的時代特征和就業市場需求相符合的,針對這樣的情況,中職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必須與時俱進,用全新的理念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讓所有教學過程的開展和執行,更有針對性,更有思想基礎,這樣才能夠體現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切實有效的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全新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起來,教師起主導性的引導作用。同時,中職學校要有針對性的結合家庭的力量,確保教師,學生和家長三者實現良好的溝通機制,中職院校的學生通常是青少年,他們受著家庭的影響是根本上的,要充分發揮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成為課堂教育的最好輔助手段。
(二)實現職業道德教育方法的創新
只是在理論上更新教育理念的創新還不足夠,必須要積極有效的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方法上的創新,把理念和方法更好的結合,并強調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促進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本身的課程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更強調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度,注重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實踐第一的目標。中職學生本身屬于青少年中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大多數都是在中考失利的學生,在其內心深處普遍存在著失落和自卑的心理,再加上社會上對職業教育有某種程度的偏見,更加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對中職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具體工作中要著重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和人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有效去除心理層面的負面情緒,讓他們體會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發展的空間,在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就要有針對性的認識學生的客觀情況,從實際出發,不能照搬照抄固定的教育方法,要更有針對性,體現出個性化的教育方法。
(三)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教育考試模式的創新
對于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評價模式中,有效完善考試制度是重要內容。中職學生因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需要被鼓勵和引導,在適當的時候需要被幫助釋放壓力,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激發出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有更大的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如果還是沿用傳統的考試模式,這樣的話,教育理念和方法都不能夠發揮有效的作用,所以,必須更新考試制度,把考核方式與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的工作實踐有針對性的聯合起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模式的創新思考,要更積極有效的認識到,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入細致的分析當前所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更有針對性的策略,相關的辦法和措施,要切實有效的貫穿到中職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變化,從創新的角度,用創新的方法來解決具體的問題,從根本上促進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立昌.創新、教育創新、創新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4).
[2]鄧澤民,劉文卿,陳慶合.職教中的創新教育與教育創新下的職教[J].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
[3]石秀敏.創新教育下的職業教育[J].江蘇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