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華 李靜 李榮嫻 張輝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信息技術已全面應用到職業教育教學中。微課作為一種依托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形成的全新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將微課教學全面應用到智能交通人才培養中,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還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的智能交通人才。鑒于此,本文就慕課教學背景下智能交通人才的培養展開詳細探究,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慕課;智能交通;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研究
一、慕課教學的含義及特點
“慕課”是是一種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線上信息交互系統面向多種學習群體形成的大規模網絡線上教學機制,全稱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為Massive(是指“大規模”、“群體性的”,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是“慕課”在線開放的課堂有著上萬的學習者,最多可以達到幾十萬人。“O”為Open“開放、自由”的意思,不分地域年齡、國家民族,凡是網絡用戶且擁有自主學習意愿都可以借助慕課網絡系統進行學習,全面參與到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中,利用線上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知識,具有自由開放的特征。“O”是Online“線上、網絡上”,借助互聯網平臺與工具利用多種信息資源學習。規模龐大的信息網絡可以最大程度上突破時空的限制,使多種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自主進行學習。“C”為“Course“意思為“課堂”、“上課”,是依托信息工具形成的課程形式,是區別于傳統課程的網絡教學模式,可滿足多種學科教學的需要。
二、智能交通行業的人才需求
從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迫切需要智能交通人才,需要更多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智能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首先表現在城際智能交通層面。隨著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事業快速發展,建設規模不短擴大,在城市交通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需要越來越多的智能交通人才。通常情況下,智能交通系統人才需要掌握信息技術、數字技術、電子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橫跨多種技術領域人才滿足智能交通發展的需要。例如,到2017年年底河北省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7800公里,到2019年預計將突破1萬公里。根據目前河北省交通運輸部門的調查,到2020年河北省全境需要具有高素質復合型的智能人才將超過2.5萬人,屆時,交通控制與管理、電子停車場、城市智能規劃建設將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其次,在城市智能交通建設方面也將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支撐。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智能交通通過改進城市地面公交調度和信息服務及出租車服務模式,為乘客提供多種交通出行選擇,以“互聯網+”為核心,借助移動智能平臺使城市出行更為方便快捷,使乘客選擇最佳的出行方式,緩解城市擁堵。根據北京市“十四五”交通建設規劃預測,未來北京城市發展需要具有專業智能交通素質人才缺口達到1.2萬人,行業需求巨大。
三、慕課背景下智能交通人才培養路徑
(一)設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從目前我國智能交通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在慕課背景下培養高素質且具有專業技能的智能交通人才需要樹立人才培養目標,也就是面向城市區域的發展建設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人才培養。首先,將慕課教學應用到智能交通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強化其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也就是培養學生具有面向行業發展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要結合慕課教學的特點積極推動學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對交通監控系統、收費系統、通訊系統等專業設備進行有效的運營、維修、維護,學生要兼具系統集成與管理技能,全面適應城市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推進城市道路信息化建設,養成良好的職業技能與道德。
(二)構建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從目前交通智能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慕課背景下智能交通人才培養需要以專業化的人才培養為導向,以學生就業為核心目標,根據慕課教學開放性、自由性的特點,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需要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慕課教學背景下的智能交通人才培養要突出現代職業教育的特色,采用“慕課+企業+學校”的教學方式,借助慕課教學系統使企業和學校進行雙向交互,采用“學生+學徒”的方式,使學生在學校學習、在企業實習,發揮學校的教學優勢和企業的實踐優勢,使“上課”與“實訓”有機結合,使兩種教學資源互補,利用慕課的移動功能,使學生邊實訓邊學習,使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全面應用出來,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構建“能力本位”課程體系
慕課教學背景下進行智能交通人才培養要善于發揮慕課教學的信息聯通優勢,也就是依托信息網絡確定專業人才培養任務,根據智能交通行業的職業群特征進行能力培養。首先,借助慕課教學系統應由智能交通專業教師及相關專家與企業工程師、一線技能人員利用慕課系統開發專業課程,針對學生若處的職業群,以問卷調查、論證、座談會的方式調查學生的學習需求,并確定典型的工作任務。其次,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確定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向,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后,確定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基點,歸納出具體的培養范圍,推動學生職業化發展。最后,通過對課程知識、能力結構進行解析和重構,推動課程教育向全面職業能力培養轉化。組織專業教師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職業教育標準,確定以慕課教學系統為核心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全面接受職業能力教育,形成較強的職業發展能力。
四、結語
慕課教學背景下培養智能交通專業的技術人才需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慕課教學的特點強化學生職業能力架構,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能力本位”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確定學生職業能力結構,推動學生形成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曹惠紅.基于“慕課”環境下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5):134-135.
[2]唐立,李慧,卿三東.基于線上線下互動式的《交通工程學》慕課開發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0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