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
【摘要】新課改以來,各學科一直強調(diào)開放性探究性學習,教師作為主導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主動自學求知探索的方式,獲得掌握學習技能,提升自學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下面,我就結合初中歷史課堂中對探索性學習方法的應用,分別從對學生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和團體合作意識三個方面探索其作用。
【關鍵詞】積極性 創(chuàng)設情景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042-01
引言
歷史課作為社會文化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的學科發(fā)展歷程和教學方式。而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探索性學習方法的應用,即是順應新課改這一理念的要求,也是探索探究性教學方法在不同學科中的應用。這一方法對學生在歷史課堂的學習是大有裨益的,不僅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掌握了自學的能力,并通過合作的方式具有了團體合作意識。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增加學生探索積極性
一個良好的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開始,所以導課就顯得尤其重要。選取導入的方式很重要,或是激情導入,或是興趣導入,或是直接導入……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有一探究竟的意識,充滿了求知的欲望,達到以上目標就可以認為是一個成功的導入。而在整個課堂中,采取多種互動方式,是讓學生保持課堂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1]。歷史老師在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聽書讀思”,讓學生積極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所謂的“聽”主要是聽老師的問題和講解,“說”主要指回答問題和展開討論,“讀”是指讀應該讀的重點史實部分,“思”是思考每一個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
例如在學習《難忘九一八》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播放音樂的方式,放一首《松花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聽到失去家鄉(xiāng)的人歇斯底里的呼喊,體會他們的情感。或者給學生放一段關于“九一八”殘暴的敵人迫害中國人的視頻,讓他們感觸到敵人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在這種氣氛下,學生的情感達到一定的濃度,“勿忘歷史,珍惜和平”這一主題學生們一定能深刻的體會到其內(nèi)涵。在學習春秋戰(zhàn)國這段歷史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了解這段歷史,老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請不同的學生分別代表不同的思想家,向“君王”闡述自己的治國思想,學生在“聽說讀思”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一段歷史的印象。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在歷史教學中,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是一堂課成功的必備要素。其中,提問法是一個合適的手段。歷史老師通過模擬創(chuàng)造一個歷史場景,為學生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站在當時當?shù)剡M行思考,如何解決。學生會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通過查閱資料,搜集信息,運用發(fā)散思維,聚合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得出自己的最佳答案,老師再通過每位同學的最佳答案,進行評比,選出一個小組或者一個班級的最佳答案,給予表彰。
如在《三國鼎立》這一課,老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官渡之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而在赤壁之戰(zhàn)孫劉大軍又以少勝多打敗曹操,這是為什么?”這樣的問題會激發(fā)學生了解兩場戰(zhàn)爭的興趣,讓他們在詳細學習兩軍對戰(zhàn)過程中影響戰(zhàn)爭的各種因素,進而對比分析兩軍的優(yōu)劣得出結論。而在學習《中日甲午海戰(zhàn)》這一課時,學完這一課老師可以提出“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國失敗了,如果現(xiàn)在我們和日本發(fā)生海戰(zhàn),我們是贏還是輸”這樣的問題。這一問題可以促使學生提高對我國國防力量的關注度,讓學生不僅了解近代歷史,也了解了當代歷史。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diào)查中日現(xiàn)在的海軍實力,進行一個簡單的對比,從而得出我們需要的結論。
三、采用討論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
討論法又是探索性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方法。在歷史課堂中,無論是采取小組討論,還是“頭腦風暴”式的集體討論,對每個參與的學生都有積極的提升作用[2]。在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中,討論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協(xié)調(diào)管理能力。
如學完《南北戰(zhàn)爭》,老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評價林肯”,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同學們進行小組談論,翻閱筆記和資料書,小組之間進行明確的分工合作,分條列項對林肯的功過進行書寫。每個小組準備工作完成后,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敘述自己的結論,其他小組進行補充或者是反駁。
結束語
探索性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在老師的引導下,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較為濃厚的興趣,進行自主合作探究。久而久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學生養(yǎng)成了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未來的學習和自我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見探索性學習的作用不僅是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而且也在課堂外的個人良好品質(zhì)的塑造中。
參考文獻:
[1]樊鑫蕊.探究性學習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經(jīng)濟技術協(xié)作信息,2016(3):15.
[2]樂玉琴.文史結合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7(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