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何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實現自主探究,就成為教師所思考的問題。導學案對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也要對導學案進行合理應用,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實現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從預設問題、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三個方面,探索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導學案 預設問題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27-02
導學案是通過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的三個環節,制定出來的學習方案,能夠指導學生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導學案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預設問題,確立目標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已經有了穩步提升,對于數學學習有了自己的見解,能夠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入手,開展學習。在高中階段使用導學案,能夠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礎,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能動性的發展。教師可以在前期為學生預設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數學學習中,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有序開展學習。
例如,在學習《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的時候,我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了解了學生對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次函數都有了基本的掌握,能夠初步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因此,我在準備導學案的時候,制定了“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并能初步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將比較簡單的不等式轉化為‘x>a或‘x 二、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學生是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導學案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位置,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加入課堂合作探究環節,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討論,通過通力合作來解決數學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的時候,同角三角函數的兩個基本關系式是教學中的難點。我先引導學生寫出任意角α的三個三角函數,并探索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問題進行初步探索。再讓學生前后四個人一組,共同來對關系式進行推導。當小組共同推導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時,有的學生會利用三角函數線,借助勾股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知識來得出結論,有可能得出不止兩個的關系式。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根據能力的不同,進行了科學的分工,每個人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使團隊的任務得以完成。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很多學生都能夠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對高中數學中的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發展。 三、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經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撥,為學生補充更多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實現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中,有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突出,能夠在學完本課內容之后,順利完成課后練習,并實現知識拓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在導學案中加入變式練習,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學會概括和遷移,從而使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對數函數》的時候,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要讓學生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使學生能夠體會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并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在導學案中,我不僅對一些基礎題目進行了設計,還加入了一些探究性的題目,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對知識進行認識,并對已經學習到的內容進行概括。有的學生僅僅對基本例題進行了掌握,一旦出現變化,就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應用。為了能夠輔助學生探究,我為學生準備了一些解題思路、答題技巧等,能夠幫助學生對探究內容進行了解,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能夠快速找到思路,解決數學問題。通過補充知識,使學生能夠走入到廣闊的數學天地中,在自主探索的過程實現了數學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導學案對數學教學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不同于傳統的教案,導學案能夠以學習的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力求知識與能力并重,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索、提高能力。因此,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及時了解到這種方法出現的有關問題,始終遵循學生的主體性、研究性和指導性原則,促進學生的發展,充分把握好導學案能夠起到的作用,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梅.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亞太教育,2015(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