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摘要】新課標將提高教學有效性作為高中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與選擇教學方法,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而視唱練耳課是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高中生音樂聽覺的核心課程,只有確保該課程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為學生音樂素養、音樂欣賞能力及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本文就視唱練耳課教學方法,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鍵詞】視唱練耳課 聽力訓練 創意思維 音樂欣賞
【中圖分類號】G633.951;J6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15-01
視唱練耳課,是培養高中生音樂基本素質的課程,主要內容涵蓋有節奏、節拍訓練,調性、調式、和弦、音程的聽辨與視唱訓練,借助有效的訓練活動,可幫助學生逐漸明確調式、音準等概念,對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巨大影響。但是,當前我國高中音樂視唱練耳課教學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該課程教學價值的充分發揮,有悖于音樂教學初衷,阻礙了音樂課程教學實效的增強。那么,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開展視唱練耳課教學,是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在視唱練耳課教學中滲透欣賞課中的音樂元素
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有大量的音樂語匯,涵蓋有各種體裁、調式、和聲、音調、旋律及節奏。這些元素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是音樂經典,把這些音樂經典片段恰當地融合到視唱練耳中,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音樂學習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可使得他們獲得更為豐富、全面的音樂訓練。比如,在視唱練耳中滲透音樂經典元素,可提高學生對調式、變化音等的掌握程度,可提升他們辨識音樂節奏細微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經典音樂作品通常都是作曲家嘔心瀝血提煉出來的精華,在培養高中生樂感、豐富高中生音樂文化方面,具有重大價值,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提高視唱練耳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視唱練耳訓練活動的興趣,并且可推動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有助于高中音樂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及高效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借助欣賞課作品加強對學生的聽辨訓練力度
在高中音樂的視唱練耳課上,聽覺訓練具有較為漫長的特點,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對高中生來講,聽覺訓練具有較高的難度與抽象性,通常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卻達不到理想的訓練效果。比如,教師給學生組織的聽辨和弦的訓練中,通常只做簡單序列訓練及單獨訓練,這就使得學生無法明確地對和弦的音色、功能及性質等概念進行區分,導致訓練活動無益于以后的音樂實踐與音樂學習,從而難以充分發揮視唱練耳訓練的作用。而借助音樂欣賞課作品,就可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比如,在和弦訓練中,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對基本和弦音響有所了解之后,就可連續地給學生播放一些經典音樂片段,將作品宏觀特點作為聽辨切入點,然后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聽辨音樂作品的細微之處,使得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感知和弦的變化、交替與存在。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高中視唱練耳課教學中將音樂欣賞作品借鑒到聽辨訓練中,可使得學生在實踐中有更深刻印象。與傳統的獨立聽辨相比,將聽辨選聯與音樂欣賞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使得訓練活動更為形象、具體,可推動學生和弦感知及理解能力的明顯提高。但是,在聽辨訓練中不可片面學習音高,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樂器、力度及音色等進行聽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領悟音樂作品的韻律美與音色美,才能為學生進一步感知與聽辨更高層次音樂作品奠定基礎。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導學生發展創意思維
在當前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借助視頻文件、音頻文件、動畫及圖片等綜合方式,多感官刺激學生神經,從而實現音樂知識多方位傳遞的目的。假如將這些方法與音樂旋律搭配在一起引入到視唱訓練中,會讓學生受到很大啟發,可以顯著優化視唱練耳效果。在新時期的高中視唱練耳課教學過程中,存在多樣化要求,比如看譜演唱歌詞、樂句劃分、科學換氣、情緒表達、強弱處理、氣息均勻、發音清晰等。從這里可以看出,高中視聽練耳課的設立并不單單是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其還可給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演唱及演奏做好準備。但是,教師要想顯著提高學生的音樂視聽能力,還需要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從某個層面上來講,藝術教育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過程。這就需要高中音樂教師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最佳教學手段與方法。借助音樂欣賞課中的多媒體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可使得學生在視唱訓練中逐漸發展創意思維,形成獨立的音樂個性與音樂見解,以多元化及與眾不同的方式展現音樂,把視唱課程轉變成對學生音樂創造力進行培養的課程,最終獲得更為理想的藝術教育實效。
四、確保視唱練耳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新鮮性
音樂課程教學屬于審美教育的范疇,在該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借助實例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但是,如果審美教育中的審美對象過于乏味、單調,或者重復多次的話,就會造成審美主體逐漸變得思維消極與機械,也就是審美疲勞。因此,在高中視唱練耳課教學中,教師把音樂欣賞作品滲透到視唱練耳課教材中時,應尤其對學生在學習中發展變化及心理現象的規律進行關注,深度挖掘高中生在音樂知識、音樂技能、音樂創造、音樂表現、音樂感受等方面的潛能,盡可能使得他們都能充分發揮想象力,以便順利實現培養學生正確審美思想的教學目的。通常情況下,高中音樂欣賞課都具有內容多樣與豐富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深度研究音樂欣賞課作品內容,在此基礎上根據視唱練耳課教學要求與目標,慎重、精心地選擇最適合、針對性的音樂作品片段,讓學生在興致勃勃的情緒中,積極地學習與探究音樂知識。
五、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
充分彰顯多媒體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是優化音樂教學效率、培養高中生個性化音樂鑒賞力與領悟力、擴大學生視野,引領學生踏入色彩斑斕而神秘的音樂殿堂的核心途徑。所以,在編寫視唱練耳課教材的時候,教師應倡導應用多媒體設備,這就需要把音樂欣賞課中大量的優秀課件及媒體資源引入其中,以提高視唱練耳課教材內容的具體性、直觀性與生動性,從內容到形式上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另一方面,高效的教學法是新時期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保障,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人們都在探索豐富多樣的音樂教學方法,并把其應用到了實踐中。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先進的教學方法可激起學生自主判斷與理解音樂知識,并自覺參與到創造音樂的過程中,以幫助學生獲得大量的創作音樂及分析音樂的經驗、能力。在高中音樂視唱練耳課教學中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可推動學生參與各種訓練活動積極性的提升,還可使得該課程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體現。
總之,視唱練耳是高中音樂欣賞課中的重要內容與基礎內容,要想充分發揮該課程的基礎性價值,就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興趣及課程特點,恰當地將其與音樂欣賞教學活動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視唱與聽辨機會,使得他們都能在具體、生動的訓練活動中提升自身的視唱練耳能力,并獲得審美水平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董大新.視唱練耳課在合唱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J].戲劇之家,2018(08):171.
[2]黃橙紫.關于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少數民族音樂素材的探討[D].中央音樂學院,2017.
[3]張暉.法國視唱練耳教學體系的改革與現狀[J].人民音樂,2017(03):81-83.
[4]王彥蘅.論視唱練耳課與聲樂課的交叉滲透式教學實踐[J].黃河之聲,20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