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斌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核心素養的探討不斷深入。這里所說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就是指學生在教學中提高認知水平以及相關技能、情感和品質等的素養,這需要學生不但在學校的教學中獲得提高,更重要的是發展好素養的外延,還要關注如何讓學生的能力內化成為學生自覺行動以及服務于終身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政治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074-01
在新課改和新課標的不斷實施下,關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核心素養的探討不斷深入。這里所說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就是指學生在教學中提高認知水平以及相關技能、情感和品質等的素養,這需要學生不但在學校的教學中獲得提高,更重要的是發展好素養的外延,還要關注如何讓學生的能力內化成為學生自覺行動以及服務于終身的學習。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挖掘教材的核心素養
高中思想政治課本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它涵蓋了青少年思想品德修養的理論基礎,也以深透的論證和鮮活的實例教育影響著青少年一代的成長。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課本的教育滲透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真正寶貴財富。這主要體現于讓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使他們具有遠大理想,自覺履行遵紀守法準則。我們中華文化悠遠流長,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貫穿于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日漸規范的道德規范、法律條文、八榮八恥、公民義務,學習知法、守法和依法辦事等觀念思想,愛國愛人民的先進思想、真愛生命、與自然和諧的一系列優秀傳統道德思想均體現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文本中,它會不時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一代成長。所以,我們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挖掘教材資源,展現出其內涵,向每一個學生轉遞著合格的義務和責任和做人的準則。教師要引領學生走進修養道德之路。特別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內容,這樣就會使學生帶有深厚情感進入課堂,老師和學生也會產生共鳴。教師要在導語中體現出來,也要以小故事進行哲理的滲透,使學生懂得人生道理,也要將時事政治融入到課堂中,使學生成為關心國家政治的好學生。同時,還要重視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素養的教育。
二、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我們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都需要在實踐中檢測才能得以證實它的準確性。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得以成長的搖籃。我們可以通過實踐使學生從課本理論走到鍛煉檢測的步驟,我們可以安排給學生相應的練習,要選擇那些能夠使他們品德修養得以歷練的內容,并能落實到生活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教案,使學生有著極強的興趣感,真正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執教《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我就讓他們把自己每個月的開支情況記下來,看看自己都花了哪些錢,累計一下后應該都是很大的一筆錢,他們都感到很驚訝,以此使他們感到生活需要勤儉持家、節約簡樸,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消費觀,他們的核心素養得到了提升。當然還要讓學生步入社會生活中去,堅決反對傳統的那種只是本本主義,教師利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話很難讓人置信,教師的滔滔不絕就是假大空,使課堂教學更加的枯燥乏味,導致師生都輕視思想政治課教學。所以,我們教師要力改傳統的教學,按照新課標新課改進行新的教學。可以領著學生到工廠、農村去參與生產實踐,可以走訪老紅軍老干部聽聽他們的講座,可以到敬老院為老人服務,可以進行電視教學,通過這樣實踐的教學能夠真正地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徹底的改變,實踐讓他們深為感動,使他們立志中華的振興,實現中國夢!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既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科的魅力與價值,又要使學生學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的思想政治課程學習和課堂教學能夠更好的開展學生的智育培養是教育的中心環節。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對各種技能的培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培養。比如,在執教“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一節時,要多給學生講一些生活的實例,讓他們感觸的今天的生活幸福,不能只是讓他們背誦那些單一理論,這樣才會使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目標,這就毫無疑問地延伸了學生的智力培養。
總而言之,提高高中生核心素養水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作為高中政治課教師要以培養優秀合格高中生為己任,認真研究鉆研新教材,讀懂新課標,領會好課標的精神實質,提高教學教法,利用現有的所有教學資源,發揮出巨大的潛在功能,加強對學生的公民意識教育培養,為他們的茁長成長做出巨大努力,使他們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