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珍
【摘要】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人文道德知識的掌握,提高道德修養。本文提出了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與數學文化的對策,希望能夠促進人們對德育教育和數學文化的理解,加快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數學課堂 德育教學 數學文化 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19-01
在職業學校學習這一階段,數學是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在學習中,很多的學生感覺到非常困難,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學生專業成長不僅是從課程學習的方面來進行推進,更大一部分是要從課程文化的角度出發不斷滲透,加快學生對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提高數學知識中的德育教育,不斷地加快對學生的文化滲透。
一、德育教育與數學文化的涵義
德育教育廣義上包括了心理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政治方面的教育等等。在現實生活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在學校,這需要運用一些專業方面的課程來進行指導和實施。狹義上數學文化是指有關于數學的一些思想、數學語言以及數學方法、數學精神等總體性的綜合發展與形成。而廣義上的數學文化是指除了狹義上所指之外,還包括了數學美、數學發展史以及數學思維等等各種與數學相關的成分。
二、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與數學文化的意義
1.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言行習慣
對于每個學生來說,數學知識的學習可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內容,而對于數學文化和道德品德的養成是關乎一輩子,對學生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內容。學生真正的領會到數學文化的思想,就會潛移默化的將其應用到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去,推動自身言行的改變。
2.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快學生審美能力的養成。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出數學的美,而且還能充分的展現出對數學美的探求過程,在探索中提升數學美的素養。而這些探索的過程恰恰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的去探索、去追求,為學生們今后的全面發展提供動力。
3.點燃學生的情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對一些數學文化和德育教育故事的引用可以有效的點燃學生的情感,加快愛國主義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我國燦爛的文化中,很多的數學家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也有許多的數學典故深入人心。在講到數學知識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引用這些例子,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提高自豪感,感悟我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底蘊。
4.幫助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
在我國古代數學的發展進程中,很多的知識都離不開哲學文化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包含著很多辯證思維的例子,這對學生辯證分析能力、唯物主義意識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與數學文化
1.以德育與數學文化感染學生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們的成績固然是教師比較看重的部分,但是從更大程度上來看,教師的任務應該是將“數學文化”注入到學生們的思想當中,幫助學生體驗、感知美妙的數學文化,讓整個課堂充滿文化的色彩,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德育功能也才能夠有效發揮作用。
2.將相關的數學史和德育史引入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會講述中國的某項數學研究比外國早,但很少能夠聽到教師介紹外國的一些優秀的數學成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取長補短,盡可能多展示世界范圍內的先進數學科學發展,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成果,從而為我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3.以優秀的課堂文化塑造學生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不少人對數學文化認識存在偏差。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文化,加強對學生進行塑造,并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學生當擁有一顆對新興知識探索的信心,具備強烈的意志品質,學會深入學習和探究能力。很多時候源于教師課堂中的一些言行,這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學生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4.以多樣的數學美陶冶學生
數學美不僅僅包括一些形式上、結論上的美,而且還包含了思想和內涵中的美。比如我國著名數學陳景潤等對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都進一步的體現了數學美,體現了數學家身上的智慧之美。利用數學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感悟數學之美,學會審視數學之美,從而創造數學之美,這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們解題方法,而且也要引導學生們對美的追求,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人格品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蘇立本.數學教學中應滲透德育教育[J]. 教育教學論壇,2010,(15):148-149.
[2]邴淑琴.數學文化與大學數學教學[J]. 現代計算機,2013,(20):29-31+38.
[3]李中清. 初中數學教學與德育的有機融合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5(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