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斯鵬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初中數學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造性思維;特性
一、創造性思維概述
1.創造性思維的含義
創造性思維是發現(相對于自己)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模式,創造出新的事物和對已有的成果結論進行創新。它是一個過程、一種結果、一種狀態;是以感知、認識、討論、理解、記憶、思考、聯系、聯想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探索、求新、突破為目的的心智、思想活動,具有創新性、靈活性、聯想性、發散性、綜合性等特點。創造性思維并沒有可以完全遵循的思維路徑、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在進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心智活動中,可以迅速轉換思維路線,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方位的全面思考,是人類心智活動的最復雜、最具體、最高級的表現形式。
2.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前提
聯想性是將互不相干的事物、認知、理論、觀點聯系起來,從而得到新的事物、新的認知、新的理論、新的觀點,可以通過已有的認識進行舉一反三、由此及彼、觸類旁通;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發明進行改進、創新。能否主動、有效運用聯想思維,培養、提高聯想能力,尋找表面毫無關系的事物、認知、理論、觀點之間內部存在的一一對應關系,是能否鍛煉、提高自己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前提。
初中數學學習內容豐富多彩,幾何、函數等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思考能力和聯想能力,根據題目在腦海中建構知識體系,完成對內容的合理解答。
3.創造性思維的路線
發散性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開放形式,是從問題或現象的某一點出發,進行任意發散,其特點是無范圍、無方向,盡力獲取、接收更多信息。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之一是通過學習形成一定具備一定的發散思維能力,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想象力極強,需要教師合理利用,進行有力引導,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4.創造性思維具有的基本特點
創新性是創造性思維具有的基本特點,它囊括獨創性和新穎性兩層含義,創造性思維貴在新穎。故而,要想具備創造性思維,要勇于打破思維常規、勇于另辟蹊徑。當學生在接觸新知識時,會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或者與教材現有的結論并不符,但教師不要隨意否定學生的想法,而是要探究這些想法產生的根源,從中找到可用的依據,保留學生思想的精華。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了解了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概念,下面將結合教學實際具體分析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這一思維的方法。
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1.解除學生回答問題的恐懼心理
俗語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錯誤并進行解決、糾正的積累過程,在錯誤中發現問題,了解原因,總結經驗,這樣的學習往往事半功倍。而那種灌輸知識、死記硬背,往往是多勞而功少,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記憶不深刻,理解不充分,構建的知識框架不夠穩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不怕犯錯,積極消除學生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只有消除的心理恐懼,學生才可以暢所欲言,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只有讓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才能從中汲取知識、深化記憶,培養創造想思維能力才有跡可循。
2.創新教學模式
將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科學方式,轉化教師灌輸知識的傳統角色,發揮教師引導、指導、點評、糾錯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在討論、探索中獲得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有自主思考的空間。營造課堂學習樂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興趣。這樣能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創新、靈活、聯想等多方面的思維能力。
3.創造討論、探究、互助的教學環境、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開展教學討論活動,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從受教育的載體轉變為學知識的主體,轉變以往以應試教育、取得分數的學習思想與學習目的。要讓學生明白討論、探究過程是為了獲得知識、技能,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學生以應試為目的的不良學習心態,在教學過程中能真正做到認知、理解,并將自己探究的東西進行篩選、整合、重組,成為自己的知識財富,獲得真正的創造性學習的自主能力。
茲事體大,不可不察。如何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創造性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終生研究的課題。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積極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特性,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形成的教學計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剛.創造性思維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8(64):66.
[2]張紅燕.創造性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4):54.
[3]鄧廣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5):113,11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