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達斌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在現代教學中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在具體的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了學校教育的高效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以學定教的方式進行學習,也是數學課堂適應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以學定教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對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創新改革。在數學課程中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基礎情況,明確課堂教學的具體方式和內容,從而實施對學生的數學指導,組織學生進行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發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促進以學定教的有效運用。首先對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重點對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進行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以學定教;小學數學;基礎情況;數學指導
在現代化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以學定教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教學實踐中的重要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堅持以學定教的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基礎,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動力,引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發揮作用,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高效學習。
一、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
1.以學定教可以有效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按照自己的安排進行對學生的一步步教學,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根本不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其學習效率。而以學定教的方式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就可以有效地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能力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不再僅僅依靠大綱要求進行數學教學,這樣可以更加符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進度。
2.以學定教可以充分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
在數學課程中可以以學定教的方式進行課堂教授,就是要改變過去教學中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單純依靠自己的觀點進行教學,而是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揮自身作用,還可以實現對數學課堂模式的改革,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促使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
1.適應數學教學要求,明確以學定教理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上的關鍵性要素,在實際教學中一直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學定教理念的實施也需要教師進行具體策略的實施,從而促進數學教學的深入發展。因此需要教師能夠適應數學教學的要求,明確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樹立良好的學生意識,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開展教學工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改變具體的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性發展,讓學生可以在數學課程中得到充分的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結合以學定教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和復雜,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就會感到困惑,注意力也會不集中,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通過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教師就可以結合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創設各種教學情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中關于“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搜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對課件的制作,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具體的展現,教師可以在學生面前將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內容進行具體的展示,使學生可以在視頻中進行直觀的學習和觀察,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結合學生個性特點,設置各種教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對以學定教理念的實施,就需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適當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教材要求,設置各種數學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課程中關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時,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的情況進行問題設計。對于一些沒有基礎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先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定義和性質。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周長計算方式的運用,讓學生利用周長公式進行計算練習。對于一些優等生,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的運用,如讓學生進行對生活中書桌周長的計算,鼓勵學生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尹文明.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4).
[2]高江.把握學情 因材施教:淺談“以學定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3(35).
[3]張賽兒.“以學定教”理念在勞技課堂運用中的“四定”原則[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