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真蘭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等。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落實于具體的聽說讀寫教學活動中,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培養
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其是一個人融入社會、自我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日常的學習活動循序漸進地形成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重視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大語文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確實,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因為學生的閱讀過程,就像是在與一個智者談話,學生會從中受到思想方面的啟迪以及情感方面的熏陶。因此,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要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通過閱讀這座大橋,形成一定的語文能力以及人文素養。
1.加強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指導與訓練
課堂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最重要的陣地,教師的教學行為實踐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各項語文素養。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語文閱讀思維和能力技巧訓練,讓他們不僅培養起閱讀的興趣,更要有閱讀的思維方式和技巧心得。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名篇佳作,或是立意深刻,或是語言優美,或是情感真摯,或是寫作手法突出。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閱讀文本,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例如《鯨》,這是一篇說明文,講了鯨的形體、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以及做假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加以全面理解。再如《白楊》,這篇文章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方式,通過歌頌白楊贊頌了邊疆的建設者。還有很多很多具有典型特點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遍朗讀和默讀的方式加以理解、感悟。
2.注重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與檢測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書籍名稱,有童話故事類的,有懸疑偵探類的,有經典名著類的,有唐詩宋詞方面的等。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寫作閱讀筆記的良好習慣,即,學生要將閱讀到的主要內容、閱讀心得以及感受,及時記錄下來并進行及時的檢查和匯報,給每一位學生展示的平臺,形成良性互動交流的方式。
二、重視各種形式的積累,引導學生展開語言積累活動
語文是工具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其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既有基本的生字和詞語方面的,又有各種句型的理解轉化,還有段篇章方面的閱讀理解,更有寫作以及口語表達的能力點。如此多的學習內容,就決定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小學時期是學生展開語文積累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語文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教師要重視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夯實學生語言的基本功
所有的句子、段落以及文章都是建立在基本的字詞基礎上的,所以學生要打好基本功。一方面,學生要加強字詞方面的復習鞏固。學生要定時或者不定時復習他們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和詞語。另一方面,學生要展開字詞方面的練習鞏固。如漢字的讀寫、詞語的理解與靈活運用、句子的理解和表達等。
2.教師要重視名言篇章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表達方式
學生既要加強字詞方面的積累,也要加強名言篇章方面的積累。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將自己閱讀到的名言警句以及好的文章段落,摘抄到固定的練習本上,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
三、重視語言的運用與表達,培養學生的思維深刻性
語文是一門語言,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際,而交際又可以分為口語交際以及書面交際,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從而全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1.口語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反映,一個有著良好思維能力的人必然能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口語表達活動。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三分鐘演講活動:每節課的前三分鐘,是班級學生的個人秀,學生可以講自己閱讀到的小故事,可以分享自己最近閱讀到的主要內容,可以圍繞節假日或者特定的主題展開即興演講,教師要以鼓勵為主,適時展開相應的引導。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情景表演活動,即學生圍繞教材以及課外讀物或者影視片段,展開角色表演,學生可以即興發揮,也可以復述文本內容中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敢于表達,樂于分享,并讓他們能將想要表達的意思流暢地表達出來,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和思維深刻性。
2.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就是寫作,學生要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感所想,運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可以寫日記,可以寫周記,也可以隨時記錄自己想表達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評閱,互相學習。學生的寫作練習越到位,學生的寫作就越會如行云流水般流暢。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活動,加強學生的日常積累以及表達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讓學生揚帆遠航,遨游于語文知識的海洋中。
參考文獻:
[1]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4).
[2]張立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5).
注:本文系國家級教育發展研究規劃課題,課題名稱《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環境營造研究》,課題立項號:JFYA768的成果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