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敏
摘要:要想讓小學音樂教學充滿活力,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音樂文化滲透其中。這樣不僅能讓小學音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而且會逐漸受到更多學生的關注。音樂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十分深厚,它可以通過旋律傳遞各種文化,使人們在更好地接受音樂符號的同時也感知著同樣的文化元素。而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音樂文化有效地滲透其中,更加有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關鍵詞:音樂文化;小學音樂;課程教育;有效滲入
一、音樂文化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滲入的必要性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
當前小學音樂課堂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教師要尋求更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音樂課堂作為培養學生音樂情操的主陣地,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音樂教學,受到良好音樂文化的熏陶,這也是教育的初心。但是,目前小學音樂課堂當中的問題阻礙教學目標的實現,導致音樂課堂無法順利進行。大多數的小學音樂課堂都是以學習一些歌曲為主要教育目的,而沒有注重對學生音樂文化的熏陶以及音樂素養的養成等。從一線教育者的視角出發,我們首先應該從自身尋找問題,提高自身的知識寬度和深度,多與同事溝通探討課堂教學法,從中吸取對自己學科教學有用的部分,以此來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音樂文化對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基礎教育的意義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融入音樂文化價值的藝術傳承,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小學音樂課堂變得更好,音樂文化在課堂上的滲入,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去了解音樂的文化歷史,因為在音樂當中是有很多文化的,這些民族的文化都會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意義,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的藝術情操得到進一步升華,讓學生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全面發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文化理念,更加主動地去擁抱音樂藝術,更好地接受音樂文化的熏陶。
(三)音樂文化在課程教育滲入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由于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小學音樂教師作為他們的音樂啟蒙教師,所以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文化價值觀,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幫助學生打造一個美好的音樂文化環境,樹立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潛能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教師應該在音樂課堂當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音樂藝術之美,打好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通過情景結合讓學生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更好地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在音樂文化滲入課堂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講史料,而是要結合當下情景,以故事化的敘事方法,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其中,并且及時關注課堂中學生的聽課狀態,仔細講解晦澀難懂的地方,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小學生作為初學者,對于音樂文化的了解是完全空白的,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地改善和加強,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理解音樂歷史理念。這樣既保證了音樂文化滲入課堂,又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音樂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的策略分析
(一)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原則
在目前的音樂教育當中,我們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去制定課堂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多學科間的相互融合使音樂課堂變得更加多元化,在多元化的音樂教學浪潮中,教師也必須與時俱進,通過制定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合理地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比如數字之歌、英語歌、詩歌唱誦等,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多元融合能使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創作出簡單的小歌謠,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理解,還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水平和能力。
(二)小學音樂教學要進行音樂文化的滲透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合理滲透音樂文化的教育,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我們要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引導學生能夠自發的主動學習,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在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當中,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分享,學習到、感受到美妙的音樂并積極地分享給朋友家人,充分發揮音樂的魅力和作用,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理念的理解,對每一個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這樣學生會在接觸到更多的音樂文化后更容易理解,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
(三)發掘音樂教材的內涵,自然融合音樂文化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工具,因此第一要務是教師要充分發揮音樂教材的作用,深挖教材內容,并適當給予補充拓展,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復習,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加強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
(四)重視情景創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且富有想象力,因此我們應當重視音樂課堂的情景創設。課堂隋景的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文化,無形中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藝術修養,因此,教師將音樂文化素養理念融入日常教學當中,有利于我們更進一步開展教學工作,體現音樂課堂在小學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樣的音樂課堂學習,學生也能更好地融入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學到了各種文化知識。這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是尤為重要的。
(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利于情感體驗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保證小學生注意力的保障,好的課堂氣氛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還能有效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十分有利,有利于充分促進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課堂、學生三位一體,我們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情感共鳴,學生才能在課堂當中更好地學習,幫助小學生學會欣賞音樂藝術,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學習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音樂學習情景中,達到最佳的課堂學習效果。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現多元的音樂文化
在多媒體教育不斷日益化的今天,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去展現更加多元的音樂文化,例如播放東北秧歌舞曲等與教材相關的音樂內容,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多的音樂文化,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培養和宣傳。例如我們還可以播放一些舞蹈視頻,音樂舞蹈不分家,音樂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舞蹈控制學生的肢體表達,因此音樂文化與舞蹈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自身素養的整體發展,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于音樂文化的學習,加強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加強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不斷地改善音樂的教學方法。
總之,面對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新形勢、新標準的不斷變化,我們應該有創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找到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我們不僅需要加強音樂教育,更重要的是從小提高新一代兒童的音樂素養。通過學習與欣賞,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國深厚的音樂文化,以增強民族自強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