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華
摘要:作為科技時代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微課憑借自身教學模式廣、教學手段多樣的特點深受廣大師生的青睞,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教學有效性。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恰當應用微課,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微課的應用與建設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微課;應用與建設
一、微課教學概述
相較于常規課堂教學活動,微課傳播手段更加高效,能制作出生動有趣、形象新穎的教學內容,能增強內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符,被廣大師生所認可和青睞。微課利用互聯網平臺能提供師生互動的空間,學生可借助微課平臺與教師進行在線溝通,或者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微課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同時微課主要是單獨提煉與演示教材中的知識點,如通過較短時間的視頻播放展示某一類和某一個具體的問題,以便高效且準確表達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相關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中微課的應用與建設
第一,課前應用。預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當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疑問,而如果采用傳統的學習方式加以預習,往往難以準確把握學習重點,影響思維的發展,繼而放棄預習環節。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較強的主動意識,多是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而微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性、自主學習性,從而使學生積極討論、自由思考、分享觀點。另外,學生在學習習慣、能力和基礎等方面有所差異,而微課教學的靈活性強,能照顧到全體學生。以“分數加減法”為例,有些學生不能準確理解“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的意思,即便接受該理念,也只能機械式應用和記憶,無法對其中蘊含的數學內涵加以領悟,更難以舉一反三,降低預習效果。若教師提前制定“同分母相加減”的微課視頻,重點解讀學生在預習環節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或難點,讓學生在預習中觀看視頻,則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想法,使學生通過微課來準確理解、領悟所要學的內容,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第二,課堂應用。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緊密關聯,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能有效處理題目中的相關數據,使學生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效率,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微課教學能營造輕松、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學習心情得以放松,在活躍且充滿生機的課堂環節中高效學習知識,開拓思維,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當學生在交流和學習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時,會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印象,產生學習興趣,更加透徹理解所學知識,促進數學素養的提升。以“對稱、平移與旋轉”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制作微視頻,讓學生對圖形的運動情況有直觀感受,對所學知識有大致框架。由于圖形的旋轉和平移等知識點相對抽象,有些學生的思維無法完全被打開,這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各抒己見,以此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拓展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三,課后應用。學生在利用微課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之后,基本已經吸收和掌握了大部分知識,但依舊需要通過課后環節來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教師在課后環節要恰當應用微課教學,通過微課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清晰化、條理化、系統化。以“小數除法”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作業,進而掌握學習的方法,拓展思維。又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自己家房子的墻面重新刷漆,請計算一共需花費多少錢?然后要求學生制作微課視頻,通過立體模型展示自己家的房子,并利用不同的顏色顯示計算面積的方法與過程,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鼓勵學生家長參與其中,縮短學生與家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微課的作用,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很好地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全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新課改的要求,與小學數學教育要求相適應。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靈活運用微課,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微課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實現學生的綜合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