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芳
【摘要】快樂體育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以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鞓敷w育思想的核心是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注重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挖掘從事運動項目的潛力和參與運動的樂趣。
【關鍵詞】課堂導入 ?寓教于樂 ?趣味教學 ?游戲比賽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243-01
引言
快樂體育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氛圍,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教師“樂教”和學生“樂學”,促進學生快樂健康發展。在快樂體育的思想指導下,小學體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和能力,豐富學生精神生活,促使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營造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體育課導入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渲染情境是小學體育課導入環節的激趣方式之一。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先給學生講一段體育趣聞、小故事或者猜謎語,迅速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講解動作概念、要領和示范,然后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教學方法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我針對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猜謎語的特點,例如在教學《前滾翻》時,出了個謎語讓學生猜:“兩手用力撐,兩腳迅速蹬,團身如球滾,展體似雄鷹。”謎語一出,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易學易記,從而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常變常新,步步深入,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在做課前熱身運動時,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自己編排舞蹈或動作,師生互相學習與模仿,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
二、注重教玩結合,寓教于樂
小學生的天性是喜歡玩、好奇心強、爭搶好勝。小學體育課中如果沒有“玩”,那么這節體育課就不能吸引學生,不能體現“寓快樂于體育教學之中”的教學目標。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作機械的模仿練習,要培養他們的正確學習動機,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以學生為主體使主體自身發揮作用。例如在三年級體育《立定跳遠》教學設計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既優化了體育教學過程,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具有主體意識、主動、積極的態度,具有探索,創新精神的身心健康的人。這節課是在把操場當作池塘,把小學生想象成小青蛙的的情情境中展開的。課的開始先利用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引入要學習的內容——立定跳遠,之后引導學生回答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時候先長出后腿,并跟隨青蛙媽媽學習本領。讓學生雙手背后,做半蹲練習;接著繼續引導學生回答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繼續跟著青蛙媽媽學習本領。這時候要求學生下半身不動,做擺臂練習;最后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跟著青蛙媽媽學習最后的本領。讓學生上下肢協調配合,手臂上擺立直,手臂下擺半蹲。學生練習跳荷葉,跳小河;課程結束時讓學生跟著音樂做徒手操,活動各個關節。這節課利用《小青蛙找媽媽》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學習為指導,使學生的個體得到充分展示。這節課通過情景教學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和探索,孩子們在課堂上生動活潑,真正做到了既寓教于樂,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積極開展游戲比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精神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游戲和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輕松地進入角色,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師正確示范指導下,創設學生躍躍欲試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游戲比賽不僅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且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臺。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團結合作、競爭意識和頑強意志等優良品質。小學體育游戲的選擇要緊密結合教材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愉快地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既鍛煉身體,又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結束語
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要靈活運用采用多種方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快樂、更自由、更健康,從而真正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真正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洪小娟.快樂體育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初探[J].浙江體育科學,201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