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福營 周旭壯

【摘要】本文論述“小先生”制在識字教學中的作用及實施策略,建議通過競相展示法、巧借規律法、親身體驗法、媒體介入法等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讓學生愛上識字。
【關鍵詞】低年級 識字教學 “小先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A-0109-02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進行閱讀和寫話的基礎。在識字課堂中,多數是以教師傳授識字方法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如果經常采取這樣的識字方法開展教學,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筆者開始探究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經過實踐,筆者認為,以“小先生”制的形式引領學生展開學習,可以令學生感到耳目一新,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何謂“小先生”制呢?“小先生”制就是要求兒童以教師的身份對其他同學進行教學,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一邊當學生,一邊做“先生”。這樣做,開辟了識字教學的新形態,“小先生”教得認真,其他學生也學得有趣。下面筆者就“小先生”制的教學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
一、“小先生”制識字教學的作用
“小先生”制識字到底有何優勢?它對于學生識字能力的提升有什么作用?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作用:
(一)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小先生”制識字課堂中,學生擔任著雙重身份,一方面是學生,一方面是“先生”。作為學生,他們很清楚識字的難點在哪里,因此,在當“小先生”時,他們不僅需要發掘更多生字,還要把自己識字的思維方式呈現在同學面前,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因此,這種識字形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學習熱情和識字熱情,還能更好地突破學習難點。
(二)弘揚了漢字傳統文化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許多生字都跟道德標準與歷史文化等息息相關,這些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根,并且充滿了靈性。在“小學生”制識字教學中,學生作為“小先生”,要想更好地施教,就首先要對漢字中的美進行挖掘,能夠從中發現漢字的奧秘,感受漢字之美等。在這種“小先生”制的識字課堂中,學生不僅是漢字文化的傳承者,而且是漢字文化的使用者與創造者,他們會因此更加熱愛漢字和中華傳統文化。
(三)增加了學生的識字趣味
在識字教學中,不同的識字方式其識字效果自然不同。自從新課程實施以來,學生的識字方式雖然較傳統教學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如小組合作、直觀識字、操作演示等),但“小先生”制識字教學更具優勢,它屬于“教授別人”范疇,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能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識字的苦與樂。因此,教師在推行“小先生”制識字教學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巧借規律、親身體驗等手段引領學生開展趣味性的識字活動,以促使學生的參與興致更濃,識字效果更好。
二、“小先生”制課堂教學的方法
依據學生的年齡以及漢字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小先生”制識字教學方法。
(一)競相展示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單一的識字方式既學得慢也忘得快,但是當它和具體的生活情境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那些需要學習的生字就很容易被理解、記憶和運用。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一課時,筆者讓學生先借助課文插圖掌握“象形識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為了使學生能夠記得牢、學得歡,筆者采取“小先生”制的方式讓學生把自己總結的識字方法分享給大家。在筆者的鼓勵下,一位“小先生”說道:“我是這樣認識‘山字的,我愛吃的水果有山楂,請大家跟我讀‘山楂。山楂是一種水果,它圓圓的、紅紅的、酸酸甜甜的,也叫紅果,有機會的話大家也可以去品嘗一下?!绷硪晃弧靶∠壬闭f:“今天我要介紹的是‘月字,你們知道‘月字除了跟月亮有關,還跟什么有關系嗎?告訴你們吧,它還跟‘肉字有關,你們瞧,這就是甲骨文中‘肉字與‘月字的樣子。(如下圖)”
看到“小先生”出示的畫面,其他學生激動地說:“它們倆很像啊!”看到學生的展示,筆者也感到非常驚訝,對他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這位“小先生”說:“我家里有一本漢字故事書,我可喜歡讀了,我就是從這兒知道的——一開始,‘月字與‘肉字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可是由于最初的時候它們倆太像了,人們就把月字部與肉字部混在了一起,因此,現在許多由月字旁組成的漢字都與‘肉有關系。”可見,“小先生”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識字經驗,進而使識字能力得到提升。
(二)巧借規律法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許多生字的組成都是有著一定規律的,在“小先生”制識字課堂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按照識字規律開展識字教學,以增強識字學習的效果。即鼓勵“小先生”先自己總結識字方法與規律,然后與大家分享。
比如,在一節識字課中,一位“小先生”是這樣教“秋”字的:“左邊綠,右邊紅,左右相遇起涼風?!边@是一種謎語識字的方法,“涼風”即“秋風”,左邊綠,即“禾”,右邊紅,即“火”,左右相遇即“秋”。這種別樣的識字方法讓其他學生一聽就記住了。還有一位“小先生”在教“水、火”二字時,采取了筆順的規律識字:“水”先中間后兩邊,“火”字先兩邊后中間,還真是“水火不容”啊!這位“小先生”幽默風趣的識字方法令同學們忍俊不禁,印象深刻。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就能讓“小先生”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
(三)親身體驗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認識事物的感性思維是大于理性思維的,因此,在識字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融入感性的生活體驗的話,就能讓學生的識字感受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課時,到了讓學生認讀“議論”一詞的環節,筆者發現許多學生雖然讀準了這個字的讀音,但是并不了解這個字表示的具體意思是什么。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筆者鼓勵學生嘗試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這句話,然后讓有所領悟的學生當“小先生”,談談初次見到大象的官員們之間會想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在筆者的啟發下,有的“小先生”說:“這只大象真大啊,它是從哪運來的呢?”有的說:“你瞧這只大象的耳朵,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的耳朵,你們見過嗎?你們覺得它像什么?”“像扇子?!薄安粚?,不對,像……”在活躍的氛圍下,學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是“議論”。另外,對于文中的稱象內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先生”的身份具體表演稱象的整個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引領其他學生識字,識字效果也不錯。
(四)媒體介入法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小先生”有時候不一定能夠很好地把握教學進度。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多媒體技術,以達到更好的識字效果。事實證明,新時代下的“小先生”對于多媒體的接受之快和運用之熟練是非常驚人的。利用多媒體開展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而且還可以促進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小先生”的行列。
比如,從學生學習識字開始,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使用網絡搜集和整理識字方法,并利用多媒體聲、形、象具備的特點展示新穎的、獨特的識字方法,從而既能讓“小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又能夠使每一個人都能夠從“小先生”的識字分享中收獲識字的方法。這樣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識字渠道,讓學生感受到了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綜上所述,識字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腦力活動,需要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積極廣泛參與,而“小先生”制能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值得教師們研究。
作者簡介:
覃福營(1972— ),大學專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周旭壯(1974— ),大學??茖W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