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加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默會知識”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介紹了默會知識的基本含義和特點,然后闡釋了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意義,最后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如何進行默會知識的實踐,希望有助于以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默會知識;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2-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015
小學教育是學生形成良好三觀的重要階段,其教育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然而,在現階段的小學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填鴨式”教學、過度講解,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等問題。由于語文是學生的母語和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學科,學會運用“默會知識”,有利于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小學語文的良好發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什么是默會知識教學
正如英國著名物理化學家和思想家波蘭尼所說:“我們所認識的多于我們所能告訴的?!?958年,波蘭尼提出了著名的“默會知識”理論。默會知識,又稱緘默知識、內隱知識,是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知識,雖然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但又不能運用語言文字符號的方式給予清晰表達或者直接傳遞。簡單來說,默會知識很難用語言或者文字來表達,即使想要表達也經常說不明白,但在實際生活中又能夠真實地感受到。
概括來講,默會知識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具有不可言傳性,是一種隱形的知識,只能在實踐中被感知、被意會。第二,具有文化性。人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不同的社會文化會形成不同的默會知識體系。第三,具有情境性。一般情況下,當相似的情境出現時,默會知識會被激發并指導實踐活動。第四,具有實踐性。時間是知識的源泉,默會知識也不例外,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二、默會知識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意義
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的運用很常見,通過教師的解釋與表達,學生依靠自己的理解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大腦并未形成完整的學習結構,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來幫助學生對默會知識進行學習。
首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默會知識的方式,有利于豐富課程資源。學生的默會知識來源于自身生活經驗和特殊的認知學習、直覺學習。比如,在學習《美麗的武夷山》一文時,去過武夷山的學生所具有的直觀感受,可能不容易用語言表達出來,但卻能使他們更加容易進入作者所描寫的情境之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其次,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運用默會知識教學,讓學生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默會知識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深度理解自己的學習行為,認識到默會知識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影響,讓學生變得會學、善學,從而提高學習的能力和語文素養。
再次,有利于教師高效教學,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隱性知識,即默會知識的教學。默會知識教學的實現,既要有課堂授課,又要注意與課外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此外,學生充分掌握默會知識,不僅能完成課程目標的任務,還能實現高效教學。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默會知識的實踐
(一)合理設置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默會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講,理解起來有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科學地進行情境教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文主題,靈活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在《花兒也會放風箏》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公園放風箏,通過實際動手操作與領會性思考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利用情境設置的默會知識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使教學內容更為生動形象,促進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二)創建新型師生關系,與學生溝通交流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填鴨式”教學為主,過度強調教師的作用,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阻礙了師生之間平等的溝通交流,不利于教學的發展。由于小學生閱歷和經驗尚少,在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在小學生已有默會知識的前提下,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在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下,引導學生默會知識的良性發展。
(三)多閱讀的同時也要多實踐
實踐性是默會知識的特點之一,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不僅要鼓勵學生多閱讀,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將默會知識的教學融于實踐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加和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提高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四)注重科學的過程性評價
教師在小學課堂的教學中,要重視過程性評價,以鼓勵式教學為主,不能以單一的學習成績來考量學生,要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綜合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默會知識的教學是長久性的,需要積累教學實踐經驗,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對自我教學進行反思,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促進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默會知識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設置情境、實踐活動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默會知識。教師要充分理解默會知識的重要性和意義,積極實行默會知識的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促進語文教學水平和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海俠.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18).
[2] 丁曉燕.運用默會知識實施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5(46).
[3] 代立華.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5(24).
[4] 王曉泳.小學語文教學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