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最重要的學習就是語言學習。只有能夠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幼兒的教學才能算是成功。語言是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幼兒由于年齡小,心智尚在完善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通過語言來表達喜怒哀樂,通常只是以哭和笑的形式進行簡單表達。當幼兒能夠正確地運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情緒時,幼兒的各項潛能才會逐漸展現出來。所以,教師在幼兒語言領域的教學對幼兒的發展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幼兒語言領域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學;語言領域;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4-0009-02
引 ? ?言
幼兒的語言教學關乎其今后的人生發展,教師不得不重視起來。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學習是每個人要走的必經之路,也是人生學習中的第一步。為了幫助幼兒走好關鍵的第一步,教師要時刻強調語言領域教學,強調語言領域教學對于幼兒學習的有效性。筆者將針對幼兒語言領域教學的有效性進行闡述。
一、幼兒教學目標的制定具備系統性和準確性
教學目標一直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教師教學的最終結果。因此,在幼兒語言領域,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幼兒制定具備系統性和準確性的教學目標[1]。為了幼兒各方面的健康成長,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適合幼兒語言發展的教學目標,如可以就吃蘋果的例子向幼兒詢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蘋果好吃嗎?”得到幼兒的回答“好吃”,教師繼續提問:“那么,小朋友們能不能用語言來形容蘋果有多好吃呢?”從而引發幼兒對語言運用的思考。然后,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引出“美味”這個形容詞,對幼兒說:“小朋友們,如果你們在以后吃到好吃的食物時,也可以運用‘美味這個詞,說這個食物實在是太美味了。”通過食物提問的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正確使用詞語,通過語言表達方式進行簡單表達,實現教學目標[2]。當然,教師在制定目標時要考慮幾個方面:第一,由于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薄弱,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應當繞彎子,而要簡單易懂;第二,教師的語言教學目標必須有利于幼兒的發展;第三,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設定語言教學目標;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要因材施教,以幼兒為主體,結合語言教學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二、幼兒教學內容的選取務必做到精益求精
教師教學內容對于幼兒的語言學習有極大的影響。由于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年齡很小的幼兒,而幼兒正處于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所以學習的內容最好是各方面都比較優質的[3]。所以,教師在為幼兒選取相關教學內容時,務必做到精益求精。教師可以根據以下要求選取教學內容:(1)能夠有效增加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提升幼兒的交流興趣;(2)對于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有促進作用;(3)幼兒在學習中有強烈的參與欲望,具備教育性;(4)有利于幼兒語言學習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這幾個方面,教師可以為幼兒選取能夠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內容。正在牙牙學語的幼兒,所缺乏的就是對各種語言表達的認知,即使平時能夠聽到家庭成員間的交談,幼兒也難以跟上長輩的思維。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與教學助理合作,根據教學內容向幼兒實際演示交談的具體狀況,讓幼兒近距離觀摩、聽取語言藝術。通過實際演示教學內容,幼兒對語言交流會有深刻的認知。然后,教師讓幼兒試著互相交流,運用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對話、交談,使其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同時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進而提高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
三、幼兒教學環節的設定上要注重可控性與可靠性
由于現代教育愈加重視幼兒語言教學的主導傾向,幼兒語言領域中的教學類型逐漸增多,各教學環節成為教師必須注重的內容。為了給幼兒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必須注重教學環節的可控性與可靠性[4]。
首先,幼兒的合理要求教師要盡量滿足。如果有些教師因為某些原因無法滿足幼兒在學習中的合乎情理的需求,為了幼兒的發展,幼兒園有必要更換更加適合幼兒的教師。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掌控班級整體教學的能力。由于幼兒天真爛漫,學習也是隨意而為,如果沒有教師的約束,課堂就會變成游樂園,成為幼兒的娛樂場所。因此,教師的教學掌控力非常重要。教師只有將幼兒正確引導到學習的道路上,才能繼續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教師不能完全抹殺幼兒的娛樂活動,所以要掌握好兩者間的平衡,注重教學環節的可控性。
最后,教師要明確語言教學的可靠性[5]。畢竟,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學到相關語言知識,在不斷的積累中完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教學環節的可靠性是極為重要的。根據教師教學活動的深入,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逐步遞增、循序漸進,慢慢學習到更多的語言知識。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想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則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獨到的分析。
四、幼兒教學師資要求具備專業素質
教師是幼兒教學的主要負責人,對幼兒的影響是無比深刻的。除了課堂教學,教師在日常與幼兒的交流也體現出教師各方面的素質。幼兒很容易受教師的影響,在長時間的接觸中會形成與教師相似的語言和行為習慣。所以,對于幼兒語言教學來說,教師的素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即幼兒需要綜合素質優秀的教師來輔助其學習。因此,幼兒園在幼兒師資選擇上要提高標準,即幼兒教師要具備專業素質,并能將這些專業素質充分應用到幼兒的語言教學中,促進幼兒語言學習,還能在課下潛移默化地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認知,促進幼兒的素質教育。
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以提高教學能力。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分為以下幾種:第一,提高與幼兒的互動頻率,在互動中了解幼兒心理,制訂符合幼兒學習的方案,提高教學能力。第二,及時獲取學生反饋,對教學方式做出調整。第三,與家長建立溝通平臺,了解幼兒在家里的一些情況,合理設定教學目標。第四,請求家長配合教學,在家中指導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然后教師根據家長對幼兒的教育內容在課堂上開展進一步教學。
結 ? ?語
總之,語言領域的教學對教師來說有著巨大的挑戰,其有效性不可忽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語言學習情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具體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筆者期望本文內容能夠使教師在幼兒語言領域教學的一些不足得以彌補,從而提高自身教學質量,以促進我國幼教事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張天慧.幼兒語言領域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65(54):63-64.
張瑞珊.幼兒園語言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9,46(71):191.
鄒月明.提高幼兒語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32(23):105-107.
張詩玥,李萬麗.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43(67):31.
鮑廣艷.幼兒園語言活動的有效性研究[J].科普童話,2017,27(24):123.
作者簡介:江艷(1971.5—),女,江西萬年人,大專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