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菲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能夠依照一定的邏輯對思維實現圖示化呈現。對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來講,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可以讓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更高。首先針對思維導圖的內涵特點與具備的教學價值做出分析,然后對其具體運用提出了幾點措施,希望能夠給高中生物教學帶來新的思路,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教學應用
近年來,課程改革在不斷推進,要求教學活動實現創新,構建全新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教育培養。高中生物作為一門高考課程,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而且還必須要學好。從目前實際來講,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效果未達預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實現教學創新,推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重構。
一、思維導圖內涵價值與教學原則
(一)內涵價值
思維導圖,是一種用來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化思維工具,通過圖形的模式,將思維過程展示出來。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但是又非常實用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基于一定邏輯關系形成聯系,在具體的圖示內容上,并無太多限制。所以,既可以是形象化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呈現,也可以是抽象化理論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講,思維導圖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價值。第一,可以讓教學活動直觀化。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示化工具,其本身是具有直觀性的。通過這種工具輔助教學,可以讓生物知識得到直觀呈現,讓學生產生直接清晰的認識。第二,可以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便于利用的思維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可以讓學生掌握這種方法,進而利用到學習中,提高學習能力。
(二)教學原則
對于思維導圖的教學利用,應該滿足一些基本的原則。第一,思維導圖的構建要合理,要有明確的目的,針對性設計思維導圖,這樣才能使其具備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讓生物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使用要多樣。高中生物課堂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環節,在具體教學中,對于思維導圖的使用要多樣化,從多個不同角度切入使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模式中。第三,要注重實踐,也就是要關注到學生的課堂生成,讓學生可以對這一思維工具形成有效的掌握。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借助思維導圖輔助理論知識的講解
在高中生物中,存在很多理論性的知識,不僅需要學生形成記憶,還需要其理解其中的生物原理。在課堂上針對這些理論性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就可以將思維導圖利用起來,結合思維導圖輔助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可以對其形成清楚的認識。比如,在教學細胞的結構時,就可以基于思維導圖,將思維結構作為核心,發散出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等不同的分支,然后對各個分支進行補充,將細胞膜、細胞器和細胞核等相關知識逐步串聯起來。這樣通過圖示,學生就可以對細胞基本結構形成清楚的認識,同時明確各個部分結構的具體作用和組成。在其他理論知識的教學中,比如細胞的物質輸入與輸出、能量供應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輔助講解,讓學生形成整體化的認識。
(二)利用思維導入輔助生物案例的講解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除了理論知識教學外,還包含案例講解,也就是針對具體的問題,通過生物知識講解具體的解答過程,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相關知識的具體應用。比如,在教學遺傳相關知識的時候,推導后代的遺傳性狀,是一類非常常見的題目,在高考中基本是必考題。在課堂上,講解遺傳性狀推導類的案例問題時,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不過,這可以采用豎向的思維導圖,先確定親代的基本性狀,然后以此往下拓展,逐步確定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按照這樣一個流程,構建起遺傳思維導圖,學生就能對每一代的具體性狀形成清楚認識,從而把握其中的遺傳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三)基于思維導圖指導學生總結歸納
高中生物課程包含的內容很多,知識結構復雜。不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章法,對生物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很快就會遺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基于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對章節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構建起知識框架體系,這樣就能從整體上對一個章節的知識全面掌握。不僅如此,在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總結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對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形成有效的掌握,這樣就能內化吸收為學生自身的一種學習方法。等到學生掌握之后,在以后的生物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自主學習,逐步轉化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
對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來講,思維導圖具備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生物教師應該對此形成有效認識,然后從課堂理論知識講解、案例講解以及學生總結評價等方面出發,對思維導圖靈活運用,推動高中生物教學重構。
參考文獻:
[1]梁貝貝.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4):235.
[2]王自浩.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7(3).
[3]周善春.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3).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