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



摘 要:近年來,“簡約而不簡單”這句話非常流行。何為簡約?字典解釋:簡要翔實,與簡單有著本質的區別。對于教學上的簡約,主要是:教學內容要更簡單更精要,課堂教學緩解要更條理更厚實,教學方法要更靈活更精練,重難點處理要更高效更藝術。簡約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選材,我們選擇的素材要精練,既能具有典型性,又應具有普適性。
關鍵詞:簡約教學;素材;反思
物理教學中,對于學生構建物理模型的要求非常高,而學生的建模能力卻根本跟不上教學的要求,在教學設計中融入一些具體生動的情境、豐富有趣易操作的活動,既能提升學生的建模能力,也能使得學生有進一步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對于教學上的簡約,主要是:教學內容要更簡單更精要,課堂教學環節要更條理更厚實,教學方法要更靈活更精練,重難點處理要更高效更藝術。簡約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選材,我們選擇的素材要精練,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適性。
一、力求內容的簡約——融合與物理有關的素材
物理課程內容多、難度大,有些內容區分度小,學生對于相似概念的理解往往出現偏差,如果教師能將知識融合、整理,靈活運用一些素材,以這些素材為載體,加深學生對于內容的理解。
必修一第一章,在課后的“說一說”中,提到了一則笑話。以笑話為載體,幫助學生理解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區別,并對“用比值定義物理量”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素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笑話、視頻、PPT,也可以還可用漫畫、歌曲、影片等,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力求模型的簡約——滲透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思想
物理的建模過程是一個困難而又非常重要的過程,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這一步是高中物理學習階段的重中之重,在教學設計中,從生活中的實例或者當時正在發生的大家感興趣的事件出發,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
如在講解《牛頓運動定律》兩類動力學問題時,可以從實際出發。
首先,教師提供一個場景——“遼寧艦”上的兩類動力學問題。
其次,提出情境——情境1:起飛過程;情境2:著艦過程。
情境1:起飛過程
滑躍起飛有點像高山滑雪,主要靠甲板前端的上翅來幫助戰斗機起飛。現將飛機起飛模型簡化為飛機先在水平甲板上做加速直線動動,再在斜面甲板上做加速運動,最后從甲板上飛出。
情境2:著艦過程
為了讓飛機在有限長度的跑道上停下來,甲板上設置了阻攔索讓飛機減速,同時考慮到飛機尾鉤掛索失敗需要復飛的情況。飛機著艦時并不關閉發動機。阻攔索裝置完全由我國自主研制制造。在戰機著艦時與尾鉤完全咬合后,在短短數秒內使戰機速度從數百公里的時速減少為零,并使戰機滑行距離不超過百米。
再次,以情景為出發點,引出物理過程。
這樣的設計,首先從具體的事例出發,從事例中的各個情境為入手點,將學生一步一步帶入其中,成為課堂教學最大的簡約點。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逐步完成物理建模過程,體驗過程中的樂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建模過程,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
三、力求知識點的簡約——促進對物理知識點的轉化
各類物理問題都有各自的“套路”,而有些知識點,雖然情況相似,但是“套路”卻是不同的,學生如果能夠對“套路”整合分類,將各類問題的“套路”弄清楚,那么學習起來就更能融會貫通。
如: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都會發生偏轉,但是解決問題的“套路”卻不盡相同,電偏轉是運用類平拋的知識點解題,磁偏轉是運用圓周運動的知識點解題,可以要求學生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分類整合,再碰到類似的題目,可以直接運動“套路”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也能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學生在嘗試整合分類的同時,不僅對知識點進行了一定的復習,也對整個知識體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對知識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系統性。
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對各類知識點進行轉化的嘗試,可以是轉化為表格,也可以轉化為圖像,抑或是轉化成樹狀圖。
四、力求重難點的簡約——注重關鍵節點的提煉
教材的許多重點、難點知識比較難以理解和把握,往往需要教師挖掘隱性知識點、提煉關鍵節點,幫助學生理解。
如對電場線的理解中,通過對于電場線的特點的知識整理,幫助學生對于電場線特點的理解,完善對電場線知識結構的把握,從而使學生對整個電場知識體系有一個完整的認知,提高對電場知識的掌握水平。
物理課程標準中說道:“‘科學思維主要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要素。”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物理時,逐漸養成“科學思維”能力,教師作為引領者,回歸“簡約”才是真正做到實處。“簡約”的教學設計,既能讓學生在直觀感性的教學情境與教學載體中獲得知識與體驗,又能在理性分析中,提升學科思想與學科文化。從而培養出具有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物理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莊碧霞.如何在物理課堂上實現簡約教學[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3(8).
[2]陳俊峰.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J].中學物理,2014(9).
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