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峰
摘 要:數學是眾學科的基礎科目,它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數學的教材內容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知識覆蓋范圍,難度逐漸加大。因此,教師應摒棄以往的教學思想,避免大步快跑的教學方法。將從“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展開,深入探討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在傳統教學基礎上充分應用本教學模式,以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
近年來,社會人才競爭激烈,各院校都需順應時代發展時刻轉變教學理念。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年級與學科特點靈活轉變教學模式。其中,在高中數學中,導學案教學的方法在各學校的課堂上普遍應用。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對高中數學中導學案教學的實踐應用詳細闡述。
一、導學案教學含義及影響
導學案教學是被各學校普遍接受的教學方法,它能鼓勵學生在課堂中結合自己的興趣點進行自我探索,這種方法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中能夠大大提升教與學的效率。故在高中數學中采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以學案為參考資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實現效率最大化,首先教師應以教材及學案為教學導向,這樣有助于教師規范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流程,做到各教學環節緊密相扣。其次在導學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三點關鍵內容:第一,數學教師在課程開始前,為充分了解學生對前面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應采用現場提問或筆試測試對學生進行檢測;第二,在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放置首位,以他們為主體,注意培養師生默契,以便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狀況;第三,信息化與導學案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即在堅持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
另外,導學案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能夠在鞏固原有學識的基礎上聯系新知,以便學生綜合前后所學的內容以構建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在講授“反比例函數”這一節內容時,應及時幫助學生回憶課前的正比例函數的概念性質,而在講完本節課后應及時提出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前后兩節課程內容的聯系與區別,避免學生在后期解題過程中將正反比例函數混淆。再有,導學案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打破傳統思想,以學生為課堂“主角”,教師通過闡述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框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內容自主填充課堂學習框架,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還能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二、導學案教學的應用策略
1.設定目標,引導教學
在高中數學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圍繞一個教學目標開展。這個目標不只是指導教師教學,還能夠為學生指引學習方向,它也是課堂能否正常開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采用導學案教學時,應該圍繞學案核心內容講授課程。假如某節課程的導學案沒有設定教學目標,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沒有明確的教學標準,而教學內容就不能系統展示給學生,學生沒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不僅不能集中注意力,還會分散精力,打消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根據高中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理解教師講授課程內容,知道學習過程中制定學習目標的重要性,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前預習下節課程內容,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規劃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導學案教學過程中,首先應根據課程主題設定核心內容,其次在課程教學開始前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樣能夠使師生雙方根據學情,分清主次,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情感升華。
2.注重合作,強化練習
實踐檢驗真知是不變的真理。自主探索學習知識能促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根據高中數學學科特點,在正式進入課程教學前,教師可首先將提前準備好的學案以電子版或紙質版形式發給每位學生,以便指導他們對課堂內容提前預習,通過自己摸索或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前讓學生認識新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將“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衣來伸手”式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之前,教師可先將學案發到學生手中,讓他們通過反復運算方式查找其中規律,并用自己的語言以小組為單位對所發現的規律進行總結歸納。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他們自主學習探索的意識,還能夠讓他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享受探索成果,以起到正向引導作用。另外,教師在總結課程之后,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多個渠道搜尋相應題目,以供學生練習,這樣不僅能提高他們的知識技能,還能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鞏固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使他們以數學思維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3.鞏固知識,拓展內容
高中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高中數學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結合課程目標,設定題目以鞏固所學內容。學生學了新的知識就應該做到靈活運用。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幫助學生區分當節課程的重難點,并根據學情對班內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次指導,這樣能夠在遵循新課標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另外,教師在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同時應注意課程內容覆蓋的全面性,避免遺漏知識點。例如,教師在講授“雙曲線的性質”時,應根據內容設定相應的練習題目以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摸底,設置題目時應注意包含雙曲線的漸進線、對稱軸、離心率等內容。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可接受程度尊重個體差異性,并為學有余力的同學及時補充拓展知識,提升他們的認知范圍,這樣可以使他們有探索新知的渴望。
總而言之,教師在講授高中數學的過程中應注意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引入現有新型的導學案教學方式。教學中根據學案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課程目標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教學內容,同時注重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讓他們相互討論實現自主學習,并在課程之后對他們所學的內容,以提問或筆試的方式強化練習鞏固所學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遵循新課標,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拓展相應的知識以提升導學案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祥磊.基于導學案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77.
[2]李文磊.淺析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91.
[3]陳映輝.高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5):5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