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摘 要:課堂教學,不是單方面的教,更不是單方面的學,而是一個是由師生、生生之間互相合作、互動、交流的過程。期間,教師提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滿足提問的方式、方法得當,且選擇的時機恰當,如此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種起主導的作用。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借助課堂提問,提高課堂互動、探究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方法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數學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這也正是一個人思維能力的最好表現,提出問題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有效合理的課堂提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溝通、交流,可以使學生有更高的熱情來學習枯燥的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創新,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提問是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對教師的新要求,是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只有課堂問的好,才能引領學生對奇妙的數學世界進行探索。要想問的好,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深入解讀教材,切實把握學生
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機械化的只教教材,而是要對教材進行解析、加工并改造教材。因此,教師必須對教材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首先,要將教材中各個內容板塊的編排線索理清,將某個知識點放置在某一學段和單元中來審視,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出知識點在教學中的作用,即該知識點的發展基礎,以及為后面知識學習作好準備。其次,在教學細節上還要學會推敲,深入研究教材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帶來哪些啟發,其中包括教材中的提示語言、插畫。教師只有將教材研究的透徹,吃透教材精神,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在教學中應用起來才能夠更加的得心應手。深入解讀教材固然很重要,但是分析學生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了解學生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這些都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了解學生應從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風格、心理品質和學習心理等方面入手。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師生對話、數學日記等方式增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使教師對學生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收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2.精準把握時機提問引發學生思考
有效的提問不僅與內容有關,更與提出問題的情境有關。教師只有精準的把握提問時機,才能讓學生有效代入,在情境中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目前較為常用的提問導入方式是情境導入式。導入情境的目的是制造“沖突點”,為有效問題的提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并且,情境導入式教學能夠創設更多樣化的問題內容和類型,豐富學生的題庫資源,讓學生更易產生興趣,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只有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意識,強化對自我的認知,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3.所提問題的難度要控制好,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
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的認識水平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與“未知區”,即不能太易或太難。問題太易,則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太難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無法使學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有經驗的老師提問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提出的問題恰當、對學生數學思維有適度啟發,必將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使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產生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例如在講解函數圖像的時候,首先幫助學生回憶了初中里面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數圖像,在講解如何畫出函數y=|x-2|+1之前首先幫助學生復習函數y=x,再進一步變形在老師的幫助下畫出y=|x|的圖像,這樣大部分學生都能畫出函數y=|x-2|+1的圖像,假如直接讓學生畫出函數y=|x-2|+1的圖像可能學生就有些困難。
4.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課堂上利用學生的回答去生成資源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因而教師要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在學生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時,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教師不但要會問,更要會聽,在學生的回答中尋找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備課時設計好重要知識點的相關問題,設計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回答問題時很有可能生成的一些問題,并且要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關鍵在于師生能否一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時又發現新的問題。
5.課后對提問進行反思
為了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及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教師應在每一節課后進行積極的教學反思,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課堂提問有沒有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的教學內容;有沒有對學生的回答做積極評價;有沒有學生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提出衍生問題,以及是否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正面回應;在課堂教學中有沒有從學生那里發現新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教師進行課堂提問設計的能力,使教師能夠真正掌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提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用,通過合理的問題設置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通過積極的思考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并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不斷創新教學思維,為學生的學習打造健康、科學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