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燁
摘 要:由于現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網絡技術的普及,傳統的書店或圖書館已向網絡電子化圖書館轉形,也由于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讀書看報的人也越來越多。由于傳統圖書館的各種不便及現在處于信息化時代,我國很多公共圖書館都建立起了網絡平臺,利用電子資源共享功能,設置了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音頻、視頻等多項功能,讓讀者利用公共圖書館資源就能夠在網上方便、快捷的選取、讀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和刊物,享受到與傳統圖書館一樣的各種資源和服務,不再局限于到館內學習和閱讀,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知識文化需求。如何做好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工作,能更好的為公眾提供服務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形象調查,可以了解到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印象、需求和滿意程度等情況,并針對調查結果進行完善、調整或改進,進而更好的發展公共圖書館這一平臺。本文對我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調查分析及啟示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調查分析;啟示
1 公共圖書館的概述和調查分析的意義
1)公共圖書館是為市民服務的圖書館,一般由政府稅收來支持。提供非專業的圖書包括通俗讀物、期刊雜志和參考書籍、公共信息、互聯網的連接及圖書館教育。這類的圖書館也會收集與當地地方特色有關的書籍和資訊,并提供社區活動的場所。公共圖書館內收藏學科廣泛,讀者成份多樣,向所有居民免費開放。
2)公共圖書館調查分析的意義。對公共圖書館調查研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公共圖書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也是建設公共圖書館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社會形象的調查研究將會促進整個圖書館社會形象這一理論研究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公共圖書館自身存在的各種現實問題,就需要對其社會形象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到其不足加以完善,促進公共圖書館實際工作的改善,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地位。
2 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調查分析
2.1 調查形式
調查對象可以是所有公民,不分職業、不分年齡、不分學歷、不分層次,只有這樣才能較全面和準確地反映社會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缺點、建議、需要,使調查結果更具全面性、可靠性和依據性。可以就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和使用情況、滿意度、需求等進行調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可以現場隨著找人調查或網絡上發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整理,用分析軟件對獲取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2 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調查存在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優點很多:如環境好,人們可以自由的在公共圖書館中進行學習和文化休閑,免費參與專家講座、很方便的借閱到所需書刊資料等。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1)圖書館使用情況。相比較鎮、縣等公共圖書館,省、市級的圖書館人數比較多,因現在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交通發達,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完善,環境較好,館藏資源豐富,服務質量也高,所以人較多,特別是節假日時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到公共圖書館進行閱讀,豐富閱歷。但是現在由于網絡的發達,人們在網絡上可以足不出戶就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所以到公共圖書館讀書的人員相對少了很多,也有不少人對公共圖書館不是很了解,也沒有要利用公共圖書館的意識。還有一些公共圖書館由于自身的不足,如館舍選址不合理、服務水平低等問題,也降低了人們去圖書館的次數。
2)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態度、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隊伍建設落后,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館內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好,也會降低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的滿意度。公共圖書館由于運作規模龐大,發展環境復雜等因素,致使在管理上難度較大。
3)公眾對公共圖書館認識不足。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書,而圖書館是書的殿堂、知識的海洋,可以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但是有些公眾對公共圖書館認識不足,覺的公共圖書館只是一個文化服務機構,對社會的作用不大。所以要加強宣傳力度,加強服務水平,使公共圖書館更具有知識性、文化性,促進公眾知識水平的提高,推動社會的發展。
3 我國公共圖書館戰略規劃調查的啟示
3.1 發展網絡公共圖書館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由于現代網絡化的普及,建立實體的公共圖書館已不能滿足公眾的需求,所以要大力發展網絡化圖書館,提供多元化服務,如建立交流性平臺、在線咨詢、解答、公眾號、微博等,加強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及時收集讀者的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采購計劃。加強公共圖書館自動化、智能化的建設。可以將圖書館內部的圖書等制作成電子版文檔,或與其他區域的公共圖書館聯盟,來實現資源共享,達到資源和設備的充分利用,減少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有效地避免資源的浪費,提高網上信息化服務的層次、深度,擴大自身服務范圍,為讀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
3.2 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培訓和教育,提高服務水平,完善管理制度
在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上,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制定相應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強化人員的考核和監督,使工作人員具有專業化知識,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提高服務質量。在服務效率和服務創新上,應簡化外借手續,提供個性化服務項目,努力做到為不同的讀者提供不同的服務,如:對于殘障人士,要更加關懷,為他們提供周到、貼心的服務,設置殘疾人專用通道、盲人讀物等。在工作中要積極的與讀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詳細的了解讀者的圖書需求,要虛心聽取讀者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加以改正或完善。在對公共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應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做到各項事務有章可循,不斷對圖書館的管理方式進行優化,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3.3 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度
公共圖書館要加大宣傳力度,如走進社區,舉辦讀書活動,吸引公眾;走進學校,為學齡前兒童、學生們講故事,讓其對讀書產生興趣,定期到各類學校,了解師生需要,配合教學大綱,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參考書和其他課外讀物等。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和公眾的認知度。
4 結語
總之,公共圖書館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圖書館管理的方法和理念進行改革和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充分利用網絡系統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公共圖書館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公眾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柯平.圖書館戰略規劃研究的時代背景與理論視角[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2).
[2]張嵐.公共圖書館社會形象塑造研究[J].東方教育,2014(4):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