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現在的教育方式。小學語文課堂也從傳統的書本文字型的教學模式,向著數字化、智慧化的新型語文課堂模式轉變。
關鍵詞:數字化;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9-0035-02
引言
數字資源不僅豐富了語文課堂,使語文課堂煥發生機、效率倍增,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全新的智慧課堂模式下,學生能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1]。本文主要從數字化智慧課堂的定義、數字化與小學語文課堂融合的必要性、用數字化推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這三個角度出發,對數字化推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深度學習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一、數字化智慧課堂的定義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歷程,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成教授還強調,“智慧是一種整體品質,它在情境中誕生和表現,以美德和創造為方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敏感和頓悟為特征,以機智為主要表現形式,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結合賦予它底蘊和張力。”這樣的智慧有虛有實,演繹著人世間一切美妙的事物,創造著教育教學動人的詩篇。
基于此,筆者認為,智慧課堂是新型課堂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是將現代化技術手段與課堂學習模式相融合,為學生創設智能化、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為學生提供探究解決問題的個性化路徑,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增強解決問題能力和智慧生成為最終目標的新型課堂模式。
二、數字化與小學語文課堂融合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也給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一場數字化的變革。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是依據書本內容,借助PPT等輔助軟件講課,其模式千篇一律,教師懈怠,學生疲倦甚至厭煩。但是在數字化教學環境中,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學生對于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感到新奇有趣、輕松自在。在數字化智慧課堂中學生能夠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學習內容,或聆聽動人的美妙音樂,或欣賞引人入勝的視頻,或瀏覽大量的課外知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激發。教師的角色也從傳統課堂上的教學核心轉變為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輔助者。學生能夠更快、更真實地進入教學情境,更好地學習知識,更深入地思考問題;教師也能夠更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更高效地組織學習活動,更及時地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數字化智慧課堂的氛圍,往往是輕松自在、趣味無窮的,課堂上也常常能聽到學生靈動有趣的發言,教學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三、用數字化推動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
1.用數字化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方法有很多種,如常見的語言渲染、實物道具等。但是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下,信息技術為教師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提供了廣闊天地。教學中難以用言語描述的內容都可借助強大的數字化技術,利用圖文、視頻等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現出來。筆者在執教部編版語文教材第九冊《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首先播放了《圓明園3D復原》視頻,學生瞬間就被圓明園如詩如畫的美景、宏偉的建筑吸引住了,放映結束,仍意猶未盡。筆者抓住契機,順勢導入新課:“看完視頻,你覺得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怎么樣?”(學生:如詩如畫、人間仙境、不愧為萬園之園)“但是這樣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卻遭受了永久性的毀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這樣在課初就成功創設了教學情境,而課中要解決的課后思考題(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的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2.用數字化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1)用數字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態度、接受能力、能力生長點等學習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比如:教師備有“較難”“適中”“簡單”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學生在上課時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特點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可自主借助搜索引擎、電子詞典等途徑來解決;在梳理文章的脈絡結構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思維導圖工具,或者編輯關鍵詞等多種方式來完成;在理解課文內容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圖文、視頻等資源進行深度學習;在朗讀課文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配樂朗誦;完成任務后,學生還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自主檢測,提出自己的困惑。這樣一來,學習的方式豐富多樣,學生便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去,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用數字化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讓交流無處不在
數字化的開放性、共享性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生可以跨越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在解決某一難題時,教師可以借助學習平臺讓學生自主組建學習小組,而各學習小組之間既是相互獨立、相互競爭,又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這樣的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便讓交流無處不在,合作的效果更顯而易見。
(3)用數字化促進學生探究學習,讓問題更加清晰
數字化下的探究學習,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對于某一問題的探究,不再局限于課堂,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探究。在語文課堂中,經常有一些問題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教師就可以在課后利用數字化平臺創設問題論壇,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細致的探究,直至得出最終的結論。
3.用數字化關注學生學習狀態
數字化課堂最吸引教師的地方就在于教師能夠及時關注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搜集和處理學生的學習數據,分層選取典型的學生資源來呈現,從而推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充分發揮數字化教學快捷、智能、可視的特點,這在傳統課堂上是很難實現的。筆者在執教部編版語文教材第九冊《父愛之舟》這一課時,設計了檢查預習測試這一環節。在學生利用平臺完成測試并提交后,教師便可以根據平臺數據分析全班每個學生的預習情況。接著在電子詞典的后臺數據分析中發現“糶稻”“客棧”“茶房”這三個詞的點擊頻率最高,便對這三個詞語進行了集中的交流,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在平臺的閱讀分享區,統計出最令學生困惑的難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在學生合作學習的環節,借助數字化平臺動態地關注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狀態,進行實時的引導和評價,分層選取典型的學生資源交流閱讀感悟,從而推進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因信息化更精彩,語文教學因信息化更加智慧。運用數字化能夠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加豐富,教學方式更加多變,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數字化與語文學科的有效整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個性化和人文化的學習環境,給學生的學習插上數字化的翅膀,讓學生在智慧的語文課堂中盡情遨游。
[參考文獻]
李琴.小學語文實施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9):119-120.
作者簡介:儲勇進(1995.1—),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字化學習、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