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愈加豐富多彩,出國留學已成為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當下的英語培訓面臨著艱巨的挑戰,如英語教學中的機械刻板,英語考試評價單一,不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等一系列問題,本文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的觀點,分析人是有多種智能的,而且這種智能有著強弱之分,我們應該發展智能的強項,彌補智能的弱項,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出國留學;英語培訓
一、 多元智能理論
(一) 多元智能的定義
智能的定義是什么?根據傳統的測量心理學觀點,智能最可操作性的定義是使用統計方法回答測驗測試問題的能力,比較不同年齡的受試者的答案,可以從測試分數推斷出它們。但這類觀點把學生的能力局限于學業考試成績上,對于其他方面并沒有涉及,如實踐動手能力、創造力、社會交際能力等。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們認識到了這種定義的局限,而其中霍華德加德納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研究發展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學。他對這方面的研究促成了多元智能理論的誕生,多元智能理論比傳統的智力概念更復雜、是在某種特定社會需要或文化背景下,解決問題和創造產品的能力,它是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社會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
(二) 多元智能的分類
霍華德加德納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七種情報,包括: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自我意識智能。在霍華德加德納提出該理論的第一個十年中,他否認其他智力的存在,但在此之后他又提出了一又二分之一種智能,即博物學家智能和“存在智能”或“大問題智能”。
1. 音樂智能:在人類社會中,音樂起著協調和統一的作用,它是人類的普遍本能。對音樂智能有高度理解的人對音調,音色和旋律最敏感。
2. 身體-動覺智能:特定的身體運動顯然有利于物種的進化。對于人類而言,這種運動延伸到使用工具。對自己身體運用自如和控制力極強的人擁有高度的身體-動覺智能。
3. 邏輯-數學智能:這種智能是智力測驗的基礎之一,它有著兩大特點,一是天資優異的人解決問題時的速度往往特別的快,二是一個問題的答案在用語言表達之前,就已經得出了。
4. 語言智能:語言智能也是傳統智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使是未經訓練的聾兒也會發明自己的手語并安靜地使用它。
5. 空間智能:擁有此類智能的人會通過立體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去感知物體的形狀,然后通過腦中的想象去創造和再創造,使其內在的思想和情感融合其中。
6. 人際智能:人際智能的核心競爭力是能夠關注他人之間的差異,尤其是觀察他人情緒,性格,動機和意圖的能力。根據更高的要求,它是看到人們故意隱藏的意圖和期望。
7. 自我認知智能:自我意識是關于人們對內心世界的感知,理解他們的情感生活和情感變化。有效地識別這些感受,并最終將其識別為理解自己和指導自己的行為準則的能力。具有良好自我意識和智慧的人在自己的思想中擁有積極,可行和有效的行為模式。
8. 博物學家智能:具有高度博物學家智能的人,看到植物、動物、山巒或者不同形狀的云彩時,根據他們在生態學中的位置,因它們敏感而敏感,其核心競爭力是能夠識別一種動植物物種的成員。
9. 存在智能又即大問題的智能:加德納教授不能確定此類智能的存在,但是它作為與精神有關的層面,卻似乎夠格成為有希望的智能,所以它給這類智能起了個名字,叫“存在智能”——有時被人叫“大問題的智能”。
二、 出國留學英語培訓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 英語培訓只注重雅思或者托福的分數,輕英語的實際應用
現今,絕大多數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在留學方面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只要在雅思或者托福的考試中取得一個好的分數,那么就得到了去一所優秀大學的門票。眾所周知,雅思考試分為四個部分。但絕大多數中國學生會在“聽、讀”有技巧性的考試中取得高分,然而在“說、寫”的考試中鮮有高分者。經過研究者在教育機構的實習后,發現很多的教育機構在對學生進行英語培訓時將重點放在了考試的得分技巧上,而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不是很重要。加上家長和學生對教育機構的盲目公信力,使得他們認為只要通過教育機構的英語培訓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從而出國留學。這就導致了許多留學生不適應國外生活,不與人主動交流,論文寫作苦難重重,不敢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從而在國外奢侈地“混文憑”。
(二) 英語培訓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單一,教材不匹配
首先,學生學習英語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課堂上不能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看重知識的灌輸而輕學習上的指導,僅僅教英語作為賺取工資的手段不能激勵學生學習。
其次,雅思和托福的官方教科書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和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出版。英語專業的難度很大,更不用說國際學生中有很多非英語專業。這對于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阻礙。教材的編纂受到了中國思維的局限與國際不接軌,導致學生看不懂教材,看懂教材又無法取得好成績,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大減,學習吃力。
經研究者觀察,在進行英語培訓時很多教師并沒有注意到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所表現出的消極情緒,把英語教學當作是一個任務,順利完成就可以了,不管結果如何,課上低頭授課,自我陶醉。教師應該關注這些問題,改變以往的工廠式填鴨教學,使教學成為一門教人的藝術。
(三) 不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評價不合理
在英語培訓中,教師在授課時并不在乎學生有什么特點,甚至不在乎學生的年齡差異,對待所有的學生都在使用同一套教案進行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滿堂灌”的教學,對學生學習進度一無所知。
三、 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美國是主要研究多元智能理論的國家之一,加德納與許多其他科學家發表了許多有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文章,推動多元智能在教育中的發展。霍華德加德納最初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這一理論。后來,加德納在《重構多元智能》(Intelligence of Reframed)重新思考并完善了這個理論。在“多元智能”一書中,Gardner討論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實際應用和智能研究的未來。
首先接受多元智能理念的學校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個叫做瑞吉歐埃米莉亞的地區,那里有許多獨特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于1996年和哈佛“零點項目”進行交流合作,這個合作的成果被命名為“讓學習可以看見:作為個人和小組的學習者”。雷焦幼兒園提出的口號是“兒童的成千上百種語言”。“零點項目”的主要貢獻就是向瑞吉歐33個幼兒園闡述了多元智能理論,并且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例證。而這個“零點項目”是加德納教授介入了40余年的研究,其焦點集中在目標為“理解”的教育,為了強化學生的理解,在一些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包含著多元智能的課程和評價體系,這些項目也被應用到實踐中去,例如,東漢普頓的羅斯學校,長島和亞利桑那州格倫代爾的社區學院。
David G Lazear是一名擅長把多元智能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的一位教授,在Eight Ways of Teaching: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書中,他提出智能的課堂中使用的八種教學方法,在他看來多元智能是了解學生、研發課程、評估活動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托馬斯·赫爾(Thomas Hull)描述了多元智能理論在“成為多元智能學校”中應用的顯著效果: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向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方法,學生更愿意學以及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教師也更具創造了。
四、 多元智能對教育的啟示
(一) 教育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怎樣培養或者教育天賦優秀的人才?我們常常感嘆:摧毀有才華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比鼓勵他們開花更容易。正是因為我們對他們尋求的奇點知之甚少。因此,我們應該分析這些人才的表達,確定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這對教育有用。
(二) 它與兒童的教育模式,兒童可以獲得什么樣的信息或接受基礎教育有關,取決于他所接觸的成人或教師是專業人士,創意人士還是某種程度的天才,根據是否鼓勵或防止幼兒模仿,在早期教育中,教師或家庭的選擇對兒童有很大的影響。
(三) 教育工作的開展應基于智能特點及發展要求。在過去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注重對學生語言、數理智能方面的培養,并且對涉及這兩種智能的學科均十分關注,以至于其他學科涉及的智能尚未得到有效培養,導致了學生智能全面發展受到了限制。
(四) 教育活動的開展應遵循每一位學生的智能組織特點,這是因為學生個體差異使其智能組織均有不同,其往往應用自身的智能組織方式來思考、學習知識,所以,教師應起到配合、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智能組織能力。
(五) 由于學生均有自知自省的智能,所以,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這一智能,盡可能地鼓勵學生自主構建學習目標、設計學習方案,這樣則有助于學生能夠進一步強化其自知自省智能水平而實施監督、計劃學習活動,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智能發展方面起到了引導作用。
五、 結束語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的說法,至少有八種人類智能,每一個學生都是由各種智能組成的,可以將優勢智能和英語培訓結合起來,解決當下留學熱中英語培訓出現的各種問題,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將多元智能理論與英語培訓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通過多元智能理論在英語培訓中的應用,如何有效地改革英語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分數理論,加強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改革教學評價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新視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霍華德·加德納.重構多元智能[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程玉嬌.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6.
[4]錢文秀.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5]David G·Lazear:Eight Ways of Knowing: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s[OL].Skyligh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2002.
[6]張青青.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三藝術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7]李萍.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研究——以小學五年級英語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8]龐艷.多元智能理論在高校藝術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16.
[9]嚴丹.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的中職英語“后進生”問題及轉化策略[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10]戴琳.“個性化”與“協作化”結合的任務型外語教學方式探索——以元智能理論為中心[J].教育探索,2009(9).
作者簡介:
張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