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霞 杜玲枝 趙惠敏
摘 ? 要: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河北省內民辦高職院校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伴隨著職業院校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顯露出了一些問題: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問題成為了民辦高職院校快速發展的瓶頸制約。本文以積分制形式為契機,探索繼續教育在專業技術人才綜合素質提升方面的引導作用,支持民辦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職 ?專業技術人才 ?繼續教育 ?積分制
中圖分類號:G71 5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b)-0221-02
1 ?專業技術人才“積分制”形式繼續教育設置構想
積分制管理是指把積分制度用于對人的管理,以積分來衡量人的自我價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綜合表現,然后再把各種物資待遇、福利與積分掛鉤,并向高分人群傾斜,從而達到激勵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人的積極性。
河北省內的民辦高職院校在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對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缺乏長效措施、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個人層面以功利為目的的提升現象存在、對繼續教育存在認識誤區、不穩定心理現象存在等院校層面及個人層面的種種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充分發揮院校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同時結合人才的個性需求,建立“積分制”,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將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以“積分”的形式量化表現,同時作為其調薪和晉升的重要依據。通過積分體系中的各項指標分值體現學校的政策導向,積極鼓勵專業技術人才自我提升。
2 ?“積分制”評價體系維度及指標設置
積分可從兩個維度進行設置:為提升理論水平而進行的繼續教育、為提升實踐能力而進行的繼續教育。具體指標如表1。
指標應用:專業技術人才進行的繼續教育對應到各項指標中,以取得最終結果為依據,獲得相應分值,以每兩年為一個周期進行考核,考核及格分為60分。根據分數的高低進行調薪和崗位提升,不及格者進行降薪或降職處理。每兩年考核結果自動清零,開始重新計算,但已經調薪或調職的不清零,執行累加政策。
3 ?“積分制”實施的意義
在民辦高職院校專業技術人才不斷流失的大環境下,實施“積分制”,有助于人才的保留。它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同時結合調薪調職,讓專業技術人才及時得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得到學校認可,得到回報。激活了人才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行動,創新力十足,也讓專業技術人才清晰地看到相互間的差距,從而認清自己,不斷努力。
4 ?“積分制”管理中的注意事項
4.1 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所有專業技術人才硬性規定參加“積分制”管理。由學校的人事部門和教務部門共同管理,明確分工:教務部門負責督導并記錄各位專業技術人才在執行積分制過程中的得分記錄,收取各項評分依據并存檔,建立個人檔案,以兩年為一個周期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后將檔案移交人事部門,由人事部門負責歸檔;人事部門負責制定詳細的“積分制”管理規定,依據規定并結合教務部門提報的各項數據對人員進行調薪和調職。
4.2 不斷完善,持續改進
每個學校要根據自身狀況設置評價體系各項指標,加強前期調研,結合自身特色,使指標設置更合理。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豐富積分項目,提高各項分值的時效性、客觀性及準確性,保證各項評價指標全面、客觀的反映專業技術人才在繼續教育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績,切實發揮評價體系的引導和激勵功能,在專業技術人才當中形成人人重視繼續教育、時刻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風氣,促進學校的健康、快速、平穩發展。
4.3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在應用過程中,務必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公開佐證材料、公示積分結果,公示期至少7天,公示期間,提供暢通的信息反饋渠道,收集不同的意見,并及時給予答復,使積分制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嚴謹,最大限度地得到的認可,真正發揮評價的有效功能。另外,明確積分管理的流程和權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建立積分系統網絡評價體系,做好各種數據及時上傳、及時評價,各部門數據無縫對接,做好資源整合利用,逐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4 合理利用積分結果
“積分制”指標設置中給出了對應的積分分值,專業技術人員每取得一項需及時向教務處備案并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每學期由教務處統一提報人事處,人事處根據積分結果進行半年度考核記錄,對于半年度積分成績不理想的人員及時進行溝通并提出改進意見,督導其制定相應的計劃,及時實施。一個積分周期結束后人事處根據積分結果進行獎懲:以60分為分界線,60分以上人員根據積分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得分在90分以上的進行薪酬調整、評獎評優、崗位晉升等獎勵,也可以執行多重獎勵;得分在80~90分之間的進行薪酬調整或崗位晉升獎勵;得分在70~80分之間的進行一次性獎金獎勵;得分在60-70分之間的進行通報表揚;得分在60分以下的進行降薪、降職等處罰。若連續兩個積分周期得分都在60分以下則可以進行誡勉談話甚至調崗等處罰。
4.5 正確對待“積分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積分制”實施初期,各項指標的設置及評分標準可能出現與學校的相關指標不一致的現象或評分依據沒有詳細規定等各種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做好記錄,本著公平的原則,制定出臨時調整方案并經學校領導同意,持續完善各項評分標準及評分依據,靈活把握各種問題,整體做到所有參與“積分制”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對“積分制”的實施采取持支持的態度,從而有利于制度的不斷完善及持續推進,達到既定效果。
參考文獻
[1] 馮志明.積分制管理: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評價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2):63-67.
[2] 張媛媛,李大偉.基于積分制的高校教師師德考核評價體系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5):30-32.
[3] 王文軒,許新國,李建峰.以積分制管理模式引導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實踐鍛煉[J].現代經濟信息,2017(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