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軼
【摘要】舞蹈是繽紛藝術舞臺上璀璨奪目的一顆明星,散發著極大的藝術魅力。新時期,隨著人們對文化藝術的熾熱追捧,舞蹈搖身一變,逐漸成為人們爭相青睞的“寵兒”。舞蹈學習尤為重視基本功訓練,而在基本功中,對抗力量是重要的一環,也是關鍵性的一環。在舞蹈學習中,強化對舞者對抗力量的訓練,可讓舞者更具備柔韌性、爆發性與延展性,成為優秀的舞蹈藝術人才。本文對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內容要點和對抗力量訓練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舞蹈基本功;內容要點;對抗力量;訓練
【中圖分類號】J63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誠然,專業的舞蹈教學尤為重視“基本功訓練”,這是“教”的基礎內容,也是“學”的基礎內容。任何高端精妙的舞蹈表演都需要建立在扎實基本功的基礎之上,這是確保舞蹈藝術精彩綻放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條件。對抗力量訓練在基本功中十分重要,身體線條的柔韌度、舞蹈藝術整個表現力、舞者肌肉的張弛有度等都需要對抗力量的訓練作支撐,方可高效呈現,優美綻放。可見,強化對抗力量訓練至關重要。
一、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內容要點
對優秀的舞蹈家來說,基本功訓練必不可少,且已經達到了“天天練,天天熟、天天有增進”的程度。而對于首次接觸舞蹈專業的初學者,或者正在學習舞蹈的學生來說,明確基本功訓練的內容要點,繼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強化基本功訓練,十分有必要,也十分重要。
(一)基本功訓練之“開”和“繃”
“開”和“繃”是基本功中至關重要的關鍵性內容,是要點內容。所謂“開”,是舞蹈美學中的一個關鍵詞,它是指舞者向往伸展雙腿,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的“開”的一種狀態,也可以指舞者的肩部、膝蓋、踝關節等各部分向外展開、延展的一種程度。“繃”同樣體現了舞蹈的美學特征,主要是通過腳背部肌肉的收縮,讓腳背展現一定的弧度,具備一種柔和的弧度美、流暢的線條美,以及肌肉的力量美。“繃”能體現舞蹈之美,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也能提升關節的靈活度。“開”和“繃”的訓練難易兼備,通過“開”和“繃”的訓練,舞蹈者便具備了基本舞蹈素質與能力,對成為優秀的舞者作基礎。
(二)基本功訓練之“立”“準”和“穩”
“立”是舞蹈者呈現“挺拔之姿”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功。這一基本功需要舞者抬頭、挺胸、收腹,作昂揚自信的挺拔之態,展現出舞蹈者應有的藝術之魂,以及應藝術之姿。“準”意味著動作要標準,行為要規范。對于舞者來說,標準、規范而具有美感的動作,最能優雅地呈現舞蹈所要傳遞的藝術情感,給人美的藝術影響力,將舞蹈藝術魅力淋漓盡致地體現。“穩”主要是對舞蹈者身體平衡性的一種要求。舞蹈力求動作線條之美、動作連貫之美、技巧靈活之美,而這些需要均需要舞者具有扎實有力、變中有穩的身體平衡能力,即要“穩”。對于舞者來說,要“立”、要“準”、更要“穩”。因此,這些基本功的要點必須要得到訓練者的重視。
二、舞蹈基本功中對抗力量的訓練
(一)下蹲
“下蹲”是舞蹈基本功中的常見動作,很多舞者反復訓練下蹲,只為提高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對抗力量,以期具備更強的舞蹈藝術張力,展現更優雅、完美的藝術。“下蹲”直指“對抗力”的訓練。“下蹲”的動作標準是,頭部向前或向后,隨著身體其他部位動作的進行而意念懸空,肩部適當下沉,并積極迎合胯部上提這一動作。舞者大腿外部的肌肉持續向上,小腿和腳后跟呈現一體化動作,并迅速、穩定、切實地扎入地板。
“下蹲”這一動作看似簡單,基礎,但卻有許多值得考慮的地方,下蹲力求動作標準規范,具有美學特征,要區別于日常生活中的“下蹲”。在這一舞蹈基本功動作中,對抗力量的展現十分明顯。從“下蹲”這一動作的上下維度來看,所形成的對抗主要有脖與肩所出現的“相斥之力”的對抗、肩與腰所形成的“相吸之力”的對抗、前腹部、尾椎在下蹲這一動作時所產生的“相斥之力”的對抗、膝與腳、胯與膝、腳與地板等這三組關系在下蹲時產生明顯的“相斥之力”的對抗。“下蹲”分為“向下半蹲”“向上半蹲”兩種形式,以上對抗力量僅僅向下半蹲動作所體現的,向上半蹲時,各對抗力量還會出現變化。一般來說,與向下半蹲呈現的對抗力量是相反的。
從“下蹲”這一動作的前后維度來看,舞者前后肌肉走向所產生的幾種對抗力量很常見,主要有鼻尖與后腦勺之間形成的對抗,一般表現為“相斥性”的對抗;后背與胸肋之間形成一種對抗,主要表現為“相吸性”對抗;腳尖與腳跟也形成一種對抗,對抗關系表現為“相斥”。從“下蹲”這一動作的里外維度來看,也會形成一系列的力量對抗關系。這種關系在訓練中要加強對“意識”和“情感”的訓練,讓舞者體會到對抗力量之獨特。如眉眼里外對抗,關系或表現為“相吸”,或表現為“相斥”。總之,不同的對抗關系在訓練時應具有側重點,從以上提到的幾種對抗力量進行詳細鍛煉,提升舞者肌肉的感知力與爆發力。
(二)跳躍
“跳躍”這一動作對舞者來說,既是基本功訓練,也是藝術性展現舞蹈魅力的一個動作。“跳”是一個空中動作技能,在跳躍這一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對抗力量,這些力量支撐著跳躍這一動作的優雅、流暢、自由呈現。從運動力學的角度來看。“跳躍”是人體的內力、腳與地板、整個身體與地板發生作用后,腳步、腿部等作出的一個騰空、展現的一個離地面的獨特動作。在跳躍準備階段,產生的對抗力量主要為腳掌與地面的相斥性對抗力量。在這一準備環節,舞者要盡可能保證自己的腳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恰到好處,以形成穩健、自由的藝術性跳躍;在跳躍這一過程中,舞者整個身體騰空而起,完全靠腳掌與地面形成的一定的“反作用力”來支撐整個跳躍。而這一過程中,舞者全身肌肉要盡可能實現平衡、協調發展,這里所形成的一系列對抗力量便很顯然了。由上而下的肌肉力量對抗、左右平衡的肌肉力量對抗等,這些對抗力量充分發揮作用,確保了舞蹈者具有優雅的舞姿、精妙的動作和高超的舞蹈藝術靈魂。
(三)旋轉
“旋轉”是訓練對抗力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它與“下蹲”“跳躍”一樣,在舞者基本功——對抗力量訓練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具有藝術性的“旋轉”總是能讓人感受到舞蹈的獨特藝術氣息,讓人對舞蹈這一藝術形式產生驚嘆。舞蹈旋轉過程中,具體的圈數是多少、如何規范旋轉、以什么樣的速度旋轉等值的思考。精妙的旋轉恰恰展現了舞蹈無盡的力量之美,動作之魂,高難度的舞蹈旋轉會產生“掌聲雷動”的現場效果。在旋轉中,對抗力量的產生是必然的,主要有腳尖與地面、腿關節與腳踝等產生的相應的對抗力量。這些對抗力量很好地確保了舞蹈旋轉的藝術效果。通過旋轉這一方法,鍛煉舞蹈者應有的肌肉對抗力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旋轉中的對抗力量或隱于內里,或露于表面,從運動力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對抗力量對舞蹈表演藝術形式的呈現不可或缺。因此,在日常舞蹈基本功訓練中,訓練跳躍這一舞蹈基本功動作,使舞者精于跳躍十分重要。
三、結語
舞蹈基本功中,對抗力量的訓練需要強化重視,無論是舞蹈教授者,還是舞蹈學習者,都要將其放在重要和關鍵性的地位來看待。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對動作的要求頗高,與音樂、詩歌、戲劇等藝術形式截然不同,訓練者具備扎實的對抗力量,能盡現舞蹈藝術精華,將舞蹈之獨特性完美呈現。下蹲、跳躍、旋轉等是對抗力訓練的基本內容,通過多元化的技巧和方法達到對以上方面的高效訓練,是一個舞蹈者規范舞蹈行為,完善舞蹈技巧的不二途徑。也是舞者提高舞蹈空間表現力、讓舞蹈盡善盡美的絕佳技巧,應被格外重視。
參考文獻
[1]薛樹中.淺談舞蹈基本功中對抗力量訓練[J].黃河之聲,2018(14):141.
[2]黃婧.舞蹈基本功訓練中的對抗力量分析[J].才智,2013(7):239.
[3]董明珠.對高職高專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教學方法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0):183-184.
[4]達哇卓瑪.舞蹈基本功訓練中的對抗力量探討[J].黃河之聲,2016(2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