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容 何佩



[摘要]農村婦女參政是政治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了解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現狀有助于推動貴州農村政治制度建設。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法對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意識、參政制度和參政途徑進行實地調查,并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到了貴州省農村婦女在參政意識、參政制度和參政途徑三個方面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影響與制約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的主要因素,提出擴大與促進農村婦女參政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現狀調查分析;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D442.6[文獻標識碼]A
婦女參政程度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和政治現代化的發(fā)展程度以及民主程度,是衡量一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標。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5~2007年的三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在全國范圍內農村婦女進入村委會成員的平均比例只有17.6%。學者們通過對農村婦女參政調查研究中發(fā)現,影響農村婦女參政的因素有政治文化、婦女自身素質及政策制度等。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農村婦女參政現狀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響中國農村婦女參政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動農村婦女參政,促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措施和建議。
貴州地處我國西南地區(qū),全省有49個民族成份,總面積17.6萬km2,共轄18091個行政村,有19.8萬個村民組。截止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555萬人,其中農村常住人口1985.47萬人,占總人口的55.85%,農村人口顯著多于城市人口;按性別分,女性人口數為1721.55萬人,占總人口的48.43%,約為總人口數的一半。隨著貴州省農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剩余勞動力的逐漸轉移,廣大農村婦女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主要力量。為有效地把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積極性調動好、發(fā)揮好、保護好,提高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比例、參政數量以及參政層次,充分發(fā)揮她們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從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意識、參政制度及參政途徑入手,對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為提高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提供參考建議。
1 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現狀
1.1 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是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進行展開,調查了貴州省21個縣市、38個鄉(xiāng)鎮(zhèn)、73個村,本次調查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88份,回收率為96%。調查對象全部為女性,被調查對象中,少數民族的占60%,漢族的占40%;被調查對象年齡在18~28歲的占27%,29~45歲的占45%,46~60歲的占24%,60歲以上的占4%;沒上過學的占25%,小學的占30%,初中的占21%,高中或中專的占12%,大專以上的占12%;被調查對象中擔任過村支書或村主任的只有2人,擔任過村兩委委員的只有5人,擔任過村民小組長的為16人,擔任婦聯成員的28人,擔任村民代表的47人,任何職務都未擔任過的190人;家庭人均年收入3200元以下的占43%,3200元~6600元的占34%,6601元~9500元的占15%,9500元以上占8%。
1.2 參政意識現狀分析
對相關婦女參政意識觀點的情況如表1所示 。
對問題“您去參加村委組織的事務管理活動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28%的人選擇“自愿去”,16%的人選擇“有支持的人參加競選”,23%的人選擇“看到別人去自己也想去”,33%的人選擇“村委組織要求去”;對問題“當村里為了村務公開征求意見時,您會怎么做?”的回答中,39%的人選擇“認真思考,并發(fā)表意見”,10%的人選擇“敷衍了事,隨口亂說”,19%的人選擇“想到什么就說什么”,9%的選擇“跟隨大家的意見”,23%的人選擇“沒想過這事”;對問題“您時隔多長時間去了解國家新農村政策及村委會的公共事務”的回答中,選擇“每天”的人占3%,選擇“不固定,有時間就去看”的人占41%,選擇“跟別人聊天時”的人占31%,選擇“沒有時間去了解”的人占25%;但在對問題“您是出于什么原因才去了解國家新農村政策及村委會的公共事務”的回答中,選擇“有了解、關心國家大事的意識”的人占23%,選擇“無聊,單純看看”的人占28%,選擇“多看些,這樣才能跟人聊天”的人占12%,選擇“有人要求去看的”的人占9%,選擇“沒空”的人占28%。
在對問題“您是否愿意參加村干部競選”的回答中,23%的人選擇“愿意”,36%的人選擇“需要我就去”,有41%的人選擇“不愿意”。在選擇“愿意”和“需要我就去”的人中,對問題“您希望競選哪一個職位”的回答中,28%的人選擇“村支書或村主任”,17%的人選擇“兩委委員”,10%的人選擇“村民小組長”,33%的人選擇“婦聯成員”,12%的人選擇“村民代表”;在對選擇“不愿意”的人中調查原因時,發(fā)現22%的人選擇“不想參與”,8%的人選擇“家人反對”,27%的人選擇“家務太重”,43%的人選擇“其他原因”。
在回答問題“在選舉過程中,別人在沒得到您允許的情況下而幫您填寫了選票時,您會怎么辦?”時,有27%的人選擇“向上一級反映”,21%的人選擇“與他理論”,37%選擇“無所謂”,15%的人選擇“默默接受”,表明大部分的人在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沒有想到利用積極的方法去決解,因此自身的思想素質有待提高。
1.3 參政制度現狀分析
對與婦女參政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章制度的調查情況如表2所示。
在對問題“您認為村委會的職責是(多選題)”的回答中,77名婦女選擇了“組織參政”,137名婦女選擇了“調解家庭矛盾”,185名婦女選擇了“組織村內各項活動”,155名婦女選擇了“發(fā)展農村經濟”,有66名婦女選擇了“其他”。對“村委會資金的來源及用處”和“婦聯這個組織的了解”程度如表3所示。
在此基礎上,調查了“婦聯在村里的影響力”的回答中,11%的人選擇“有很大的影響力”,35%的人選擇“一般”,32%的人選擇“有,但很小”,17%的人選擇“沒有”,還有5%的人選擇“村里沒有婦聯”。
在回答問題“您覺得政府提出的新農村政策重要嗎”時,有14%的人回答“非常重要”,有39%的人回答“重要”,有30%的人回答“一般”,有17%的人回答了“不重要”及“一點都不重要”。在回答問題“您是否了解政府的扶貧政策”時,5%的人選擇“非常了解”,21%的人選擇“了解”,45%的選擇“一般”,24%的人選擇“不了解”,5%的人選擇“一點都不了解”。
1.4 參政途徑現狀分析
在回答問題“您是通過什么的渠道了解國家新農村政策及村委會的公共事務(多選題)”時,有132名婦女選擇了“電視新聞”,有105名婦女選擇了“智能手機客戶端”,有36名婦女選擇了“電腦網頁”,而有126名婦女選擇了“聽別人說”,17名婦女選擇了“廣告”,有21名婦女選擇了“村委會公告欄”,有100名婦女選擇“報紙書刊”,有31名婦女選擇“政策文件”,54名選擇了“沒時間去了解”。 在回答問題“您參與過幾次村委會選舉(投票)”時,有49%的人選擇了“0次”,有32%的人選擇了“1-2次”,有13%的人選擇了“3次以上”,而僅有6%的人選擇了“每次都參加”。在參加了村委會的選舉的人(148人)中,在選舉時,有65%的人會事先考慮、了解當選人的情況,7%的人選擇不會事先了解,有16%的人選擇“沒考慮”,12%的人選擇“無所謂”。而在回答“參與村委選舉(投票)的原因”時,55%的人選擇“認真思考,誰最能擔當村干部”,5%的人選擇“我家男人選誰我就選誰”,18%的人選擇“別人選誰我就選誰”,2%的選擇“我看誰順眼我就選誰”,10%的人選擇“無所謂,隨便選”,3%的人選擇“如果上頭要求選誰,我也只能選誰”。
在回答“參加婦聯活動的次數”時,有53%的人一次也沒有參加,27%的人參加過“1-2次”,16%的人參加過“三次以上”,僅有4%的人“每次都參加”。在回答問題“您參與農村扶貧工作(精準扶貧、低保等)討論的次數”時,有53%的人選擇“0次”,27%的人選擇“1-2次”,15%的人選擇“3次以上”,5%的人選擇“每次都參加”。在回答問題“您參與新農村建設事務討論的次數”時,有59%的人選擇“0次”,26%的人選擇“1-2次”,11%的人選擇“3次以上”,3%的人選擇“每次都參加”。
在回答問題“如果您遇到村委會或者上級部門的某一做法或政策嚴重損害您的利益時,您會選擇怎么做”時,22%的人選擇“找鄉(xiāng)鎮(zhèn)法院調解或向法院起訴”,40%的人選擇“向村委會或上級部門反映情況”,10%的人選擇“通過熟人托關系解決”,9%的人選擇“聯合村民一起上訪”,7%的人選擇“沒辦法,他們是領導,只好聽他們的”,12%的人選擇“不知道怎么辦”。
2 貴州農村婦女參政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以上對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現狀的調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影響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傳統(tǒng)思想影響。通過本次調查得知,隨著經濟發(fā)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婦女的地位得到了保障,男女平等的思想也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思想,表現在農村婦女參政意識有所提高,普遍否認婦女“不應該在外拋頭露面”及“婦女不適合當村干部”的說法。但是,在參政行為上仍然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如在問及是否愿意參加村委會職位競選時,僅有極小部分婦女選擇愿意,大部分的人選擇不愿意,而其中不愿意的原因大多數人選擇“家人反對”及“家務太重”,“家人反對”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tǒng)思想是“男性適合當村干部,女性不適合當村干部,而“家務太重”則體現出了“婦女應該在家?guī)Ш⒆印氖录覄?勞務,而不是在外拋頭露面”這一說法。
二是自身素質影響。從調查的基本情況中可知,貴州農村婦女的文化程度相對比較低,其中18~28周歲的婦女還有相當大比例的人文化程度在初中文化以下。從農村婦女參政途徑的調查可知,依然存在44%的婦女了解村委事務是通過別人口中得知,甚至存在19%的婦女是沒有時間去了解,有很大的原因在于農村婦女本身的文化素質不夠。雖然現在是個男女平等的時代,但由于婦女的文化程度較低,農村婦女的受教育機會和接受專業(yè)技能培訓的機會等都不如男性,婦女的知識面及認知程度相對于男性來說較窄,女性相對于男性參政的機會較少,從而影響農村婦女參政的參與度。
三是經濟水平影響。在貴州農村地區(qū),依然有43%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是3200元以下的,僅有極小部分的人群家庭年人均收入是6600元以上。貴州的經濟水平在全國來說相對落后,農村家庭人均年年收入過低,家庭成員將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謀生上,婦女需承擔繁重的家務,積極參政的農村婦女大部分都是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由此,經濟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州農村婦女的參政程度。
四是宣傳力度影響。貴州農村婦女對于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婦女的政治權利和義務、村里面常使用的幾項法規(guī)以及最基礎的村規(guī)和民約了解程度不高;有很多婦女沒聽說過政府出臺相關的扶貧政策及制度等;對婦聯組織、村委的職責及新農村建設的事務內容了解程度過低,甚至有些婦女都不知道婦聯組織的存在。這些都和宣傳力度有關,沒能通過廣泛宣傳提高農村婦女對法律法規(guī)、婦聯組織、扶貧政策及與新農村建設等的了解程度。
3 貴州農村婦女參政的對策研究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農村婦女參政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通過教育,促進婦女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擺脫性別束縛,利用性別優(yōu)勢實現自身價值;農村婦女應利用自身的能力去說服家人,展現出自己的參政能力,突破家人對于自己參政的限制;努力提高家庭的生活物質水平,使得婦女有更多的時間去參政;婦女在參政意識上應該打破被動的分配和服從,提高參政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二是提高受教育水平及技能,增強農村婦女的自身素質水平。貴州農村婦女自身較低的素質水平嚴重影響她們參政的積極性、參政的勇氣及失去較多的參政機會。由此應給予農村婦女同等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農村婦女文化水平和學歷;政府部門應該開展更多的提高農村婦女參政水平的培訓,提高農村婦女的參政水平;婦女應該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并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應用于實踐活動當中;縣級以上婦聯單位應吸收農村學歷較高的婦女參加學歷、業(yè)務等方面的培訓課,拓展婦女的知識面。
三是發(fā)展農村經濟,夯實農村婦女參政的物質基礎。只有經濟水平發(fā)展了,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農村婦女才有更多的時間及機會參政。必須加快精準扶貧的步伐,加強農村經濟建設,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提高農村婦女收入,農村婦女才有更多的可能參政;政府部門應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成立農村婦女發(fā)展基金,加大婦女干部的技能培訓、選拔費用等的投入;各級政府可適當提高駐村婦女干部的待遇,從經濟上給予肯定與支持,提高農村基層女性干部參與積極性。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創(chuàng)造農村婦女參政氛圍。各級部門做好相互協調工作,建立良好的參政氛圍,吸引新鮮血液參與進來,積極支持農村婦女參選,從資金、場地及人員等都可提供一定的支持,積極配合,多方配合,共同創(chuàng)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對婦聯組織及村委會做出全面解釋,讓更多的農村婦女接觸、了解并參與到這一組織中;利用電視、廣播及APP等新通訊手段,進行宣傳,在農村中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提高農村婦女參政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農村婦女參政,提高農村婦女在村委任職率;重新定義婦聯的位置,屬性,讓更多的農村婦女知道婦聯及其作用,吸引更多農村婦女參與其中,發(fā)揮婦聯組織真正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詹成付.2005-2007年全國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進展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
[2] 高雪蓮.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現狀與制約因素分析[J].學理論,2011(11):33-34.
[3] 李洋.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困境與出路[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2):13-15.
[4] 魏君.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現狀背后的原因探討[J].現代婦女,2014(12):99-101.
[5] 李德剛,朱紅娟.當前我國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制約因素與及解困分析[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07):5-8.
[6] 許麗娜,張曉瓊.社會性別視角下對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狀況的考察——基于對山東省部分農村的實證調查[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03):61-67.
[7] 李洪波,王夢琳.臺灣地區(qū)女性權力參與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6(04):29-33.
[8] 劉娟.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研究—以山東省青島市某村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14(03):33-36.
[9] 唐云鋒,荊建英.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婦女參政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118-120.
[10] 李曉敏.影響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因素分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6(18):33-35.
[11] 陳秋.女性民俗與農村婦女的村莊政治參與—以溫州L村為個案[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7(03):78-85.
[12] 郭曉勇.反思與突圍:農村女性的政治參與—基于社會性別的視角[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3(0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