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紫慧



摘 要:以五年級《總復習》單元的知識梳理任務為例,設計探索知識梳理類任務和評價。從任務背景、評價角度、任務的實施、學生的反饋和實踐反思五個環節,對個人設計五年級的知識梳理類任務,任務的評價方向和實踐反思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知識梳理任務;實踐
《總復習》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單元,是小學階段數學概念的回顧與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數學思維的核心和邏輯起點,在中小學的數學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在概念復習中我發現部分學生有:知識遺忘嚴重、無法形成聯系、知識體系錯亂等問題。為此我思索著采用某種任務形式,讓學生能夠翻閱書本、回顧概念、理清知識框架。
思維導圖、概念圖、列表等概念整理形式提供知識框架,能夠幫助學生整理信息,并且反映學生掌握已有概念,把握知識特點、聯系的能力[1]。因此,我采用這些形式,設計“知識梳理”任務幫助學生拾遺補缺。
一、知識梳理任務的評價方向和目標
“知識梳理”是學生在理解、思考和梳理知識點的基礎上,將相關概念以思維導圖、概念圖、列表等形式呈現。“知識梳理”可以展示學生的思維習慣(用哪種形式進行知識梳理,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評價學生的學業成果(方法應用:能否根據要求調動知識儲備進行概念整理)、學習習慣(練習習慣和操作習慣:整理的字跡、層次是否清晰,是否進行標注)和學習興趣(活動興趣:活動中是否翻閱書本,內容是否完善)[2]。
評價目標:借助書本及其他學習工具,整理數學概念的結構、定義、重難點、練習;以思維導圖、概念圖、列表等形式呈現;讀懂任務的要求,按要求進行知識梳理;梳理成果簡潔明了,層次清晰。
二、知識梳理任務的具體實施
(一)任務設計
“知識梳理”類作業需要學生對概念意義有清晰和廣闊的理解,部分小學生獨立思考存在困難,因此我借助任務描述,以要求為驅動,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以下是具體任務。
任務一:“數與運算——小數乘除法”知識梳理
班級? ? ? ? ? ? ? ? ? ?姓名? ? ? ? ? ? ? ? ? ?學號
任務描述:
小數乘除法是五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其中的豎式計算需要我們注意,請你根據書本內容和你的計算體會,整理“小數乘除法”計算中的注意要點、格式要求和計算順序。要求:(1)形式清晰,簡潔明了。(2)標注計算中的易錯點。(3)梳理具體的計算題和計算過程。
任務二:“概率統計——平均數”知識梳理
班級? ? ? ? ? ? ? ? ? ?姓名? ? ? ? ? ? ? ? ? ?學號
任務描述:
平均數是五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是基于統計圖、表下的數據分析,請你根據書本內容和你的理解,整理“平均數”的概念、計算要點、具體應用和注意要點。要求:(1)形式清晰,簡潔明了。(2)標注計算中的易錯點。
任務3:“方程與代數——簡易方程”知識梳理
班級? ? ? ? ? ? ? ? ? ?姓名? ? ? ? ? ? ? ? ? ?學號
任務描述:
方程指的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在解決問題中的常用思維方式,包含眾多的題型和思路。請你結合五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對方程中“簡易方程”內容進行梳理。要求:(1)用思維導圖的梳理形式。(2)整理方程的定義、計算方法、應用題。(3)標注易錯點和等量關系。
(二)評價標準
好的評價體系是任務的有效支撐。評價需要立足教學目標,有明確具體的項目,清楚地描述出學生應有的行為表現和表現的不同等級水平,在評價中說明不同等級表現的優勢和劣勢,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不只是一個等第。評價活動分為家庭評價和教師評價兩部分。家庭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活動興趣:獨立完成、補充梳理內容、過程積極投入,由學生和家長共同評價。(表1)教師評價主要進行成果評價,評價方法應用、練習習慣和操作習慣。(表2、表3)
(三)成果反饋
從成果來看,在沒有梳理格式的規定情況下,大部分學生習慣用列表的形式整理概念,部分學生用條目羅列書本中的概念、性質、聯系和練習,沒有創新的整理形式,且較少有學生根據練習卷、作業的反饋補充易錯題。
根據學生成果反饋,我在任務描述中加入梳理格式的要求,讓學生先看懂思維導圖的格式,明確自己的整理思路。
三、知識梳理任務的實踐反思
(一)立足數學能力的培養
任務是評價的設計前提。知識梳理任務要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即向學生提供有一定任務目標的具體問題情境,在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考查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學習任務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面對類似的問題,會運用知識解決。好的學習任務要根據教學實際,深挖數學能力,明確任務目標,明確培養哪方面的數學能力。知識梳理任務在任務形式和學生創造能力培養這兩個環節上都是有所欠缺的,還需進一步改進。
(二)關注活動過程
任務評價是依據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設計的,教師從多方面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觀察和評價。經過實踐發現“知識梳理”由于其呈現方式的局限,教師的評價立足于學生學業成果和學習習慣上,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個準確的評價。另一方面由于沒有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沒有設計學生的交流反饋,部分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缺乏完成任務的欲望。部分學生存在由于活動興趣低,不會或不愿思考,也不愿借鑒他人的成果的現象。
個人反思,應在任務設計中關注學生的梳理過程,豐富成品的展示形式,評價點兼顧基礎薄弱學生努力后能達到的評價維度,讓學生在任務中有收獲和提升,在評價中切實明白自己的優、劣勢,能根據評價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王亞玲.基于概念圖的小學數學教學:以高年級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蔣璐.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數學復習實效的教學策略[J].教育學習與研究,2015(18):1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