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摘 要:心育藝術包括對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和心理健康教育兩方面的內容,具體指教育人員通過心理素質訓練和心理輔導活動等方式,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而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思維集中、實踐運用普及的學科,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數學這門課程,進行心育滲透,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育藝術;小學數學;教學滲透
心育有利于教育發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同時還有益于社會的進步與和諧,是現代素質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身為人民教師,必須要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堅持心育滲透的教學方式,賦予小學數學課程更深刻的內涵和意義。
一、從教師自身進行心育滲透
1.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
心育是一件很容易被教師忽略的事情,甚至有些教師還刻意回避和排斥心育,認為自己只需要做好本學科的教學工作就好,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這會導致心育難以落實,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會有缺陷。因此,必須要強化教師的心育觀念,讓每一個數學教師無時無刻都考慮到與心育相關的內容,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完成心育的無形滲透,幫助學生擁有更好的生活理念和學習態度。
2.做一名有愛心、有熱情的人民教師
教師是很多小學生心里的第一個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在學生眼里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必須要起到模范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良好對象。首先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有涵養、有道德、負責任、明事理,以此規范學生的行為方式。其次,教師要有愛心、有熱情,不僅能夠只教導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消除他們的心理負擔,留給他們提出訴求的途徑,讓學生能夠安心學習、快樂成長。
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名本來學習很好的學生突然開始在課上睡覺,學習狀態變得特別差,我發現后既沒有批評,也沒有當堂質問,而是課下偷偷把他帶到辦公室來詢問,由于我平時所表現出來的親切感,學生很輕易地向我坦露了事實,原來是他的父母最近總在家里吵架,他心情失落,晚上開始失眠,導致在上課的時候昏昏欲睡。我得知后心里也明白,這是他的家庭問題,我本來不該參與,但是不想看到孩子受折磨,于是找了一個機會與他的父母進行了交談,他的父母聽說后感到十分驚訝,不過很快就和我保證以后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了,而這名學生的狀態也很快就恢復了。這件事雖然不大,但是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問題也是一名教師的職責。
3.保持班級民主制,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教師不僅要對待學生以愛心,更要對待學生以公平。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踐行民主,既要讓所有學生受到平等的待遇,又要讓學生擁有提出建議和意見的機會,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擁有獨特的思想和理念,形成獨一無二的自我意識,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從教學手段進行心育滲透
1.創設課上情境,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育藝術,首先要從學生的學習態度開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是讓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態度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創設情境的教學手段,以生活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情感滲透,從而推動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收獲愉悅的心情。
比如在學習“確定位置”這一課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來讓學生更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首先我會和學生說道:“同學們,學校旁邊的公園大家都去過吧,你們還記得里面每一個建筑的位置嗎?”學生紛紛表示記得,于是我按照學生說出的位置,把大門、假山、兒童游樂區、水池、商店、書報亭、小廣場等內容寫在了黑板上,然后我繼續提問:“同學們,如果有一個人沒有來過這個公園,卻想確定其中一個建筑的位置,那我們該怎么幫助他呢?”學生陷入了沉思,我便提醒道:“同學們,你們下過象棋,或者看過別人下象棋嗎?”學生自然都見過象棋,但是在我提到象棋的一剎那,有學生就聯想到了棋盤,立刻舉手回答:“我們可以畫出格子來表示位置?!蔽伊⒓醋寣W生拍手鼓勵他,然后繼續說道:“畫格子的辦法很好,不過我們可以用數字來代替格子,橫著列一排,豎著列一排,每一個建筑都會對應兩個數字,而這種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數對表示位置,你們知道什么是‘數對了嗎?”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公園和象棋,讓教室里充滿了一種生活的氣息和氛圍,從而讓學生一直保持愉悅和興奮的學習狀態,這就是利用創設情境滲透心育的一種體現。
2.問題驅動教學,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心理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育藝術,第二項就要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先從自覺學習開始,慢慢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做到自覺、獨立和自律。而問題驅動的教學手段,顯然是調動學生自覺性的有效方法,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地自主思考和研究,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觀念。
比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這一章時,第一課時主要是關于圓柱的內容,在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時,我就利用了問題驅動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圓柱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首先我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柱體,標出圓柱體的高為10厘米,底面直徑為5厘米;然后在黑板另一側寫下這三個問題:
第一,圓柱體的底面是一個圓,你能計算它的周長和面積嗎?
第二,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嗎?如果是的話,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第三,圓柱體的表面積分為哪幾部分?你現在能計算出這個圓柱的表面積了嗎?
通過我設置的這三個問題,學生就會根據問題開始自主思考,由淺入深,從簡到難,先利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底面和頂面的面積;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計算側面的面積,最后發現三個面積相加恰好就是圓柱體的表面積。在這樣的過程中,通過將問題分化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思考的階梯,從而能夠讓學生有耐心和能力來完成相應的任務,既教會了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也讓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這就是利用問題驅動教學法實現心育滲透的方式。
3.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健康的合作競爭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心育藝術,第三項則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和積極競爭的意識。合作是當今社會最重要、需求最普遍的能力之一,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而競爭意識則是形成良性循環的必備品質,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比如在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運算的熟練度,我就安排學生分小組進行學習。首先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我在黑板上寫下十道練習題,讓每個小組進行計算,并且經過討論,互相研究計算的簡單方法和技巧;然后在學生組內討論完畢之后,再出10道習題,由每個小組的四名成員來計算,最先將所有題目計算正確的小組就會獲得優勝獎,我會給每位同學一支筆作為獎勵;而后學生需要根據組內成員的計算速度將十道題分配給四個人,并且通過競爭和其他小組爭奪優勝小組的稱號以及獎勵。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保持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狀態,既鍛煉了合作的能力,又增強了競爭的意識,這就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完成心育滲透的過程。
三、從教學活動進行心育滲透
除了利用課上的教學手段進行心育滲透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課堂活動、評價方式等協助學生擁有更健全的思維方式和更健康的心理素質。
1.利用數學故事,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國古代有大量的杰出數學家,他們的故事是提高學生民族自豪感的有效內容,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并且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比如在學習“圓周率”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講一講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偉大數學家——祖沖之,他在中國另一個古代數學家劉徽開創的方法之上進行深刻研究和改進,最終將圓周率精確計算到了第七位,而一千多年之后,阿拉伯的數學家才打破他的記錄。通過這樣的故事和對比,能夠讓學生對我國的古代文明心生敬佩之情,從而為中華兒女而自豪。
2.善于即時評價,鼓勵夸獎學生勇于表達
教師還應該善用即時評價的方法,在上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要及時給予夸獎和表揚,有時候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甚至一個表情,都能讓學生獲得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和成就感,從而培養學生成為勇敢、活潑、認真、自信的好少年。另外,如果學生在課上出了錯,或者提出了一些非常規的問題,教師既不能批評,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通過鼓勵,引導他解開自己的疑惑,或者對自己的錯誤釋然。
3.建立評價體系,公平公正對待全部學生
除了課上的活動,教師在課下也要做好心育的滲透工作。比如說要建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能僅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定結果,而是要綜合考慮學生在知識、文化、體育、性格、道德、行為等多方面的表現,來準確認知學生的多個層次。教師可以搭建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評價體系,將學生的一點一滴記錄在案,以全方面的表現作為評判標準,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絡賬號登錄平臺,隨時查看自己的評價結果,讓學生可以根據評價結果正視自己,發揚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點,也可以讓學生憑借評價標準規范自己,向更好的自己發展和努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可以從教師自身、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滲透心育理念,讓教師塑造良好的榜樣,讓教學手段發揮出多重的效果,讓教學活動變得更有實際意義,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持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正直成長,為適應將來的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占申.小學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J].學周刊,2017(8).
[2]陳芳玲.小學數學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管窺[J].教書育人,2017(5).
[3]沈姝君.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5).
[4]何特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J].內蒙古教育,2017(6).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