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婭榮
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與傳統閱讀教學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新課標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以單課、單元的形式進行,這種閱讀教學費時多、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而新標下運用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群文閱讀教學注重主題的統一性、文本內容的相關性,在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以“愛國”主題為主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小學生語文教材中,出現的愛國主題類的課文很多,教學中可以設計一個“愛國”主題的群文教學,在這個主題下,又可以進行細分,比如以“敬愛的領導人”為“子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則可以用《朱德的扁擔》《吃水不忘挖井人》《難忘的潑水節》《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些主題鮮明的文章進行組合,設計群文閱讀,這四篇文章都出自“部編版”,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教師對文章進行重組,重點突出領導人的偉大,讓學生通過文本中的件件小事,展開情感體驗,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把這一點作為重點內容來處理。具體教學過程中針對這個重點問題進行突破時,可采用任務驅動的策略設計一些高質量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來把握文本的內涵。比如“同學們,通過閱讀你們發現這四篇文章中分別寫了哪幾位領導?”“課文中分別寫了他們哪些值得我們敬佩的事件呢?”“閱讀中你們發現這些事情的共同之處在哪里啊?”“讀完文章你們有什么感受呢”等問題,學生因為有問題的引導,所以學習時目標明確,可以采用瀏覽、速讀的閱讀方法進行探究式閱讀,在閱讀中完成情感體驗,獲得人生啟迪,對心目中“偉大的領導人”有明確的認識,體味文本的深刻內蘊。
再如,“關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群文閱讀,可細化為“傳統的習俗”這個小主題,將教材中的相關篇目進行組合,設計群文閱讀教學,這時可考慮相同文體、不同文體文本的重組,《傳統節日》是一篇兒歌,《清明》是一首古體詩歌,還有繪本《伊伊,春節快樂》《伊伊,端午節快樂》《伊伊,七夕快樂》《伊伊,中秋節快樂》等篇目,可以組合成群文閱讀教學的素材,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節日,教學中可以采用對比閱讀的策略,通過文本閱讀,掌握每個節日的風俗特點。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了解傳統節日的基礎上,展開討論,進行合作探究,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以“四季”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以季節為主題的作品很多,如果將這些文章設計成同一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以“走進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為主題,可以進一步細分更小的主題,如“迷人的四季”,在這個子主題下,同類的文章很多,文體體現鮮明而豐富,《找春天》《村居》《春曉》《草》《宿新市徐公店》《詠柳》這是一組與春季有關的古體詩歌,教學時可用其中一篇進行主題佐證教學,設計群文閱讀,比如在教學中以《找春天》的閱讀教學作為引導,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氣息,體驗作品中的童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更大的熱情去尋找心目中的春天。同時借助群文閱讀中的其他篇目,在比較閱讀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他們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在學習作品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再如“四季”主題下的大自然奇幻多變、異彩紛呈、景色各異,以“下雨了”為子主題設計群文閱讀教學。四季當中下雨的景色是不相同的,可就教材中出現的有關寫雨的文章進行組合,設計群文閱讀教學,《雷雨》《春夜喜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到的雨色不同,設計成群文閱讀素材,讓學生感受其中雨的特色,體驗不同的“雨態”。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一主題帶多篇”的形式,集中學習一篇來補充閱讀方法,如《雷雨》的學習中,讓學生感受不同時段、不同雨態中的景色的變化,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之后,讓學生分別閱讀欣賞其余篇目,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體味文本中的描寫,豐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從而提高文學審美情趣。
三、以“生活現象”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為主,情感比較豐富,所以對生活出現的許多事物很感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設計群文閱計教學。比如關于“投影”“影子”的生活現象小學生就非常感興趣,教學中老師可就此為主題設計“影子的故事”群文閱讀教學,教材中的《影子》《狗和它的影子》《驢和它的影子》《狐貍和它的影子》可以組合在一起,教學時設計成閱讀單,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填寫,完成后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閱讀成果,概括影子各自的特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談談自己喜歡的影子以及相關的故事,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中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運用探究活動,讓學生對“影子”進行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內化,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總之,在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老師一定要重視群文閱讀的教學設計,以最大化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許雙全.管窺“群文閱讀”的課型特征及操作肯綮[J].教育科學論壇,2014(8):20-21.
[2]王玲玲,熊嵐.小學群文閱讀課堂教學設計初探[J].語文建設,2018(1):8.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