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秀
摘 要:生活化教學原則是新課程標準下的重要教學內容,相對于聽力不佳、智力落后的學生,數學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強調利用生活化教學原則進行數學教學。要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數學教學。對數學思想與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系統化分析與探索,從而提出數學教學生活化、實際操作化的具體方法,將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現實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更多全方位型數學人才,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許經驗和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視域;特殊教育;數學教學;創新實踐
相對于特殊教育來講,在教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具體的授課對象,這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意識到的問題。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源泉與動力。如何使學生更容易、更深入地探討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數學研究,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與此同時,學生與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互動,也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內容。面對一些智力落后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智力落后的兒童多數存在自卑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語言盡量委婉,在授課過程中對數學教學知識內容進行充分講解,逐漸使智力落后的孩子逐步克服自卑心理,鼓起勇氣探索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深層次地探索數學的奧秘。
一、積極應用生活化數學教學思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營造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應該積極與社會生活進行融合,使學生通過自身的自主學習活動,真正領悟到數學思想的教育內涵。例如:在學習“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相關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教師要求學生利用圖形進行平移和旋轉,設計出優美的圖案。在設計結束之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評選,選出設計圖案最優秀的小組,教師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在學生發掘自己的數學思維,進行圖形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對圖形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解,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就可以熟練地掌握圖形的具體形狀和所具備的特征與特性。在小組競賽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
二、積極將數學思維與知識運用到實際學習生活中
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每個小組輪流置辦數學手抄報,組內的每位成員都要各司其職,使組內呈現的手抄報作品美觀。手抄報的內容必須是數學知識,在設計手抄報的內容中,可以增添數學競賽類的題目。學生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數學題目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也會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領略數學知識的思想內涵。教師組織學生對手抄報作品進行打分,高分勝出的小組被稱為“最佳手抄報組”,可以將其作品擺放在教室顯著位置,并且將小組成員的名字掛在光榮榜上,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奧妙,增加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信心,與此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在交流合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學會協作和分工。
三、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表達進行協調
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數學解題思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在提問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發言,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在相互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其他人的數學思維和思考方式與方法。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學生在與其他同學進行數學知識的分享過程中,可以了解多種不同的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有的學生可能會利用乘法進行面積的計算,有的學生可能會利用加法進行面積的計算。對于同一個問題,學生的發言總是不同的,每位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思維方式就會出現不同的思維見解,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可以在互動過程中解答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領悟數學的真正含義。
四、在衣著打扮中傳授數學知識
對于智力落后的孩子來講,“數”的概念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天氣與穿衣”之間的關系,使智力落后的孩子樹立正確的冷熱觀念。教師可以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傳授,增強智力落后孩子對衣服變換的感受。例如:可以詢問學生“夏天一共有幾件衣服可以穿,如果每天穿一件,那么最多可以穿幾天?”等類似問題,該教學活動中可以培養孩子們養成勤換衣服的良好生活習慣,智力落后兒童多數存在自卑心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語言委婉,多給予孩子們肯定和鼓勵,使智力落后兒童克服自卑心理,積極探索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在新課標的條件下,如何使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是當前特殊數學教育中值得深入思考的教學問題,但是學習思想的滲透需要長時間推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融合,使學生通過反復訓練領悟數學知識的真諦。
參考文獻:
[1]童愛梅.生活化視域下特殊教育數學教學創新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9(67):92.
[2]趙琴鳳.探究特殊教育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應用[J].數碼設計(上),2019(1):26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