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紅
摘 要:課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課堂中主體地位的體現,轉變原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使學生的素質、能力得到培養(yǎng)。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使其思維獲得較好發(fā)展,并且發(fā)揮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在學習中獲得更好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提問能力;主觀能動性
數學是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重要學科,但是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參與熱情并不高。而對學生提問能力進行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得到激發(f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對于學生難以在課堂中進行主動提問的問題,教師需轉變教學理念,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學習氛圍,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提問。就小學生來講,其已經具備一定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實際學習中能夠突破內心壓力,將自身的想法和觀點充分向教師表達出來。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需使用親切的語言為其解答,使其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放松,進而有效克服內心的障礙。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學生能夠在答題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感受到答題的樂趣。
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難以克服傳統(tǒng)思維模式的束縛,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思維對問題進行思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發(fā)揮自身自主意識,逐漸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手中使用的筆多少錢嗎?你們是通過什么方式知道的?在提出開放性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fā),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學習中的能動意識[2]。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能夠使其實現思維上的碰撞,進而在思考時獲得不一樣的思路。然后在討論和思考之后可以讓學生提出與人民幣相關的內容,這種引導的方式,能夠使學生進入情境中思考,也能在情境中想象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而實現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鼓勵質疑,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對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是提出問題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時可以運用設置懸念的方式,在懸念中,學生的好奇心會得到激發(fā),然后在好奇心的影響下主動探究遇到的問題,逐漸形成問題意識[3]。例如在學習“小數比較大小”問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這樣的問題,比較5.8,5.6,0.9,3.7,8.7大小,當學生還在比較時,教師已經得出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勢必會對教師解題時使用的方法比較好奇,在學生好奇心的作用下,教師便能夠將小數比較大小的內容引入進來,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在教學中獲得較好效果。同時在設置懸念問題的影響下,學生也能逐漸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對遇到的問題發(fā)問,進而了解問題結果產生的原因,實現其良好提問能力的形成。
三、強化基礎,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提出有質量的問題需要建立在有一定數學基礎的前提下,這樣才能在學習中對遇到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且重視其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來講,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其提問能力形成的關鍵,缺乏基礎知識提出的數學問題多數是無效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將基礎知識作為切入點,然后運用多元方式實施教學活動,進而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在學習中就需要了解乘法運算法則,也需要了解面積計算方式,在此基礎上,才能在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學習中獲得較好效果。同時在教學中也需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定式被打破,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的形成和提升[4]。在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可以運用合作學習、項目探究等方式,也可以運用數學解題中比較常用的數形結合方法,進而使學生思維能力在多種教學方法中得到很好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統(tǒng)計圖”這部分知識時,教師便將學生分為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學生需要了解統(tǒng)計圖的特點,在繪制統(tǒng)計圖之前需要先了解哪些內容,以及不同的資料內容適合什么樣的表示方式。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更加全面,進而使其提問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學生課堂中主體地位的體現,積極為其營造輕松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良好氛圍中敢于將疑問提出來。同時也需要強化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形成數學思維,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習質量和效率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中蓮.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141.
[2]楊生榮.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J].活力,2019(15):158.
[3]范金進.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求知導刊,2017(26).
[4]蔣正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7(20).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