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鋒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不僅承擔著傳授數學知識的根本任務,而且肩負著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要職責。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通過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教師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的德育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展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應用策略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若根本損壞,縱然有一身本領和學問,也毫無用處可言。”陶行知先生的這句名言充分揭示了道德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將知識傳授作為唯一目的,卻因此忽略對學生道德方面的培養,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其道德水平的高低會對其一生的發展產生影響。而且新時期以來,國家也日益重視學科育人作用的發揮,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希望,也是品格和道德養成的關鍵期,所以教師必須加以重視,科學地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基于此,下文筆者主要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展開探討,以期為其他小學數學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一)對教師的意義
小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準則,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應單單考慮到傳授數學知識,還應考慮到思維品質的塑造。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符合教師自身教學的需要,可以在數學知識講授的同時,將數學知識背后隱藏的數學精神和歷史講解給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愛國情懷和艱苦卓絕的精神,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進步和成長。
(二)對學生的意義
小學時期學生的認知和知識大部分都是在課堂中獲得的,學生通過課堂可以學到很多德育知識,以此來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但是在之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普遍比較重視數學知識傳授,卻忽略了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由此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二、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依據,小學數學教材都是由教學專家審定,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德育需求的內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現。教師一定要對教材深入分析,并依照教材認真備課,從而使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可以在教學中得以完全展現,使學生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例如,在對“認識圖形”這一課題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大致辨別生活中的常見圖形,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養成善于生活、樂于觀察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
(二)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德育的開展奠基,教學情境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沉浸在某種特定氛圍當中,在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引導下,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直觀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領會其中暗含的德育內容,而這對于學生水平的提升是極為有利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以此來切實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在對“認識人民幣”這一課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講述的方式,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小明在一家超市當收銀員,這天一個人走進超市買東西,買完東西后,寄給小明100元錢,小明給他找完零錢后,才發現收的100元是假幣,所以急忙追趕出去,但是那個買東西的人早已不見蹤影,小明拿著假的100元懊惱不已。”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使學生對人民幣大致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懂得用假幣欺騙他人是不道德的行為,由此使學生道德意識得到加強。
(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科本身的德育內容挖掘之外,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感染學生,去影響學生,特別是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學生的思維觀念并未形成,所以在此時期對學生進行德育感化,會對學生今后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僅僅擁有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淵博的知識是教師職業所必備的,而高尚的人格品質才是教師難能可貴的,只有擁有高尚的人格品質,才能使學生對教師真正信服。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自身言行,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去感化學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從而真正做到在行為上和思想上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知識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的根本目的絕不是為了傳遞知識,更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使學生通過教育,可以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使生命變得更有意義。而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就是對教育改革的呼應,可以使教育成為真正的教育,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嬌嬌.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22,25.
[2]吳翀鍵.立德樹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與思考[J].華夏教師,2018(3):92-9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