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且十分抽象的學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確保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巧妙提問、激發情趣,熱愛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師生關系,來激發學習的興趣,對數學知識進行不懈的追求和積極的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培養;數學應用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體現和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剛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對各學科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可是有的學生上數學課沒多久,興趣就慢慢消失,這幾乎成了七年級數學教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們進行了不懈努力。根據本學科自身的特點、本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及具體情況,在傳授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數學教師應當注意合理有效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端正學生態度,使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法得當,就能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培養和提高七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經過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創設生活化的情境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出發,挖掘新教材中的資源,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挖掘數學的美,創造美,教育美;我們可以巧妙地設置障礙,制造懸念;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重新創造、重新發現和探索等等。在愉快的教學指導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 巧妙有效合理提問、激發情趣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藝術技巧合理有效巧妙提問,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獲取數學知識。提問要抓住契機,把握時機,應根據課時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在適時設疑質問,而且要力求創新,激發學生的興趣,發人深省,增強自主學習意識。例如:在學習《同類項》內容之后,不要總在課后總結中問“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發現和收獲?”而是先讓學生回憶:“上一節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學生回答:“降冪排列?!比缓筮\用實際舉出例子:如果說降冪排列就好比學生的身高排列一樣,那么今天研究學習的同類項可以好比什么呢?讓學生立即開展熱烈的討論,交流后總結:“這就像按男孩和女孩排隊”;“就像賣水果,橘子、香蕉、蘋果等等?!睂W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興趣。老師立即問道:“同類項的分類應該注意些什么呢?”通過這樣巧妙的設計提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使學生牢牢把握了同類項的分類中應注意的問題,樹立了信心,培養了興趣。
三、 關心愛護學生,了解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動態
初中學生都是一群十三、四歲的青少年,他們感情細膩而豐富。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應熱愛自己的學生,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用愛來影響他們,和他們交朋友,讓他們感受到這份關懷,把師生間的距離拉近,自然而然就會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相反,如果教師不聞不問,
也總是批評,然后他們會怕老師,與老師疏遠,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績將會大幅下降。數學教師應該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經常參與學生的集體活動,同時,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點,使學生喜歡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會對自己喜歡的老師、有趣的教學內容、吸引人的教學方法等表現出極大的熱愛。他們的學習思維將與教師的教學保持和諧和完美的統一。所以我們教師就要不斷地變換教育教學方法、方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學生的感情變化,投其所好,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四、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為了激發、保持、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充滿情趣。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抓住學生的需要和要求,充分挖掘實際生活中的素材,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尊重學生對數學生活的理解,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真正把“數學走進生活”的新課程理念付諸實踐。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轉移教學內容,也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更好地調節課堂氣氛,創造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知識和方法的角度申請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
五、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師生關系
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常常伴隨著“艱辛”“難懂”“討厭”的字眼,他們學習數學不是出于興趣和愛好,而是由于考試和應試的逼迫;甚至是家長和教師的逼迫而學習的,這就導致他們在數學學習上往往是被動的,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使數學學習成了一種負擔,無論教師如何努力,教學質量總是提不高。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睌祵W教學應該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應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作為占主導地位的教師,應該優先考慮,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樂學天地,讓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勇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讓學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得到指導和建議。
總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注意加強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只要我們平時嚴格要求學生,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對新教材,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創新,提高自己的素質,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設計優質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靈活運用不同的恰當的方法,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提高,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師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成廣.淺談七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2).
作者簡介:趙席年,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