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針對性分層指導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因而,本文首先對針對性分層指導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后探討了開展針對性分層指導的舉措。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針對性;分層指導
一、 引言
大多數人都知道,語文教學里面的難點和核心就是語文寫作。小學語文寫作不僅是教師教學中比較難的部分,同時也是小學生學習中比較頭痛的部分。可是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能力,這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怎樣解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懼難問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現如今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分層教學,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寫作要求,即此次所提到的針對性分層指導教學法。
二、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施針對性分層指導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比較困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同時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最主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想加強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鍵點在將小學生寫作興致激發(fā)出來。因而,要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第一步就是幫助其提升寫作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師關注的核心問題。在寫作教學中,針對性分層指導教學法要求教師把班級里面的小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即甲類、乙類、丙類,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到小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針對層次不一樣的小學生,應當采用差異性教學法,且開展針對性分層指導,提升學生寫作方面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之中規(guī)定寫作實際上就是采用文字語言表述及交流的一種能力,語文素養(yǎng)綜合表現為寫作能力。所以,在積極宣揚人文素養(yǎng)的狀況下,教學寫作理應與學生學習情況相符,對層次不相同的小學生設置出有差異性的要求,以此將其寫作興致激發(fā)出來。
三、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針對性分層指導的策略
(一) 對學生進行分層
針對基礎好、智力高、主動要求進步、成績好的學生,將其分成甲類;針對基礎一般,智力一般,有進取心,寫作結構一般的學生,將其分成乙類;針對基礎不扎實、接受能力弱、對寫作提不起興趣的學生,將其分成丙類。比如,在“我喜歡的動物”這一寫作課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松鼠》,與學生一同學習,分析作者是怎么寫松鼠的,在給學生講述了詳細寫作要求以后,安排小學生探討自己想寫的動物。一些學生喜歡狗;一些學生喜歡鯨;還有一些學生喜歡貓,課堂氣氛瞬間就活躍起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講講為什么喜歡這些小動物,學生將其在生活中的觀察展示了出來,且進行了發(fā)揮,一些學生講完,一篇文章就成型了。因而,教師針對甲類學生,可以安排學生即刻寫作。教師將沒有新意的一些學生,即乙類學生,聚集在一起,接著對其進行講解,同時給其一個寫作動物的提綱,給予一些提示,安排其寫作;針對沒有話說和寫的學生,即丙類學生,激勵這部分學生,同時給予其更加具體的指導,向學生展示寫動物的模范文章,安排其模仿寫作。
(二) 開展備課分層
語文寫作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過程,教不應當在學之上,而學也不應當游離在教以外,教和學應當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就小學生閱讀量來說,語文教師需要安排甲類的小學生每一個星期閱讀不低于3000字,同時摘錄那些寫得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乙類小學生每一個星期的閱讀不低于6000字,除了需要整理好寫得好的詞語、句子及段落以外,還應當常常翻閱一直到熟練牢記為止;丙類小學生每一個星期閱讀不低于9000字,除去需要摘錄精彩句子與語段,同時還應當復述摘錄的內容,進而加強記憶力。監(jiān)督小學生養(yǎng)成喜歡讀書與整理的好習慣,增加學生閱讀量,借此為小學生未來進一步學習寫作奠定基礎。
(三) 進行分層訓練
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課堂指導是重點,配套訓練是核心。配套訓練開展的意義就是增強每一個層次學生學習成果,將理解了的知識經過訓練轉變成自身的技能。舉例言之,針對甲類小學生,比較注重寫作基礎技能的訓練,比如說標點、詞語和句子等,訓練的關鍵就是學生能把一句話與一段話寫通順;針對乙類的小學生,在分層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查小學生寫作的思路與結構,在保證寫作不偏題的條件下,激勵小學生創(chuàng)新;針對丙類小學生,關鍵點在于點面結合,在精心寫作的同時,注重整體布局,指導層次等寫作技能的訓練。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里面,有一篇文章是描述植物《荷花》的,教師進行指導以后,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比較熟悉的生活用品,緊抓特征寫作。因此,提出三個層次:針對丙類小學生,關鍵點在于描寫好生活用品的某一個方面,注意觀察,語言表達生動形象。針對乙類小學生,安排從生活用品用處,使用的方式及習慣方面進行寫作,盡可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描寫。針對甲類小學生,安排其將文章寫得有新意。任務劃分不一樣,難度有差異性,所以各個層次學生均可以得到不一樣的指導和訓練。
(四) 進行分層反饋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反饋一般表現在寫作修改及評價環(huán)節(jié)中,修改與評價依舊需要根據分層的角度來進行。針對不同層次小學生的文章,必須要差別對待。比如,針對丙類小學生應當多多表揚和鼓勵其進步之處,讓其產生學習的積極性,繼而避免自己的短處,發(fā)揚自己的長處。針對乙類小學生,除了進行鼓勵以外,還應當適時鞭笞,實時指出其寫作中的問題,持續(xù)提升寫作水平。針對甲類小學生,應當多多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多多提出要求,防止學生因為一時的成功而自我陶醉,洋洋得意,應當使其不斷進步。在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這樣的做法:即針對丙類學生,面對面進行個別指導;針對乙類學生,邀請其協助修改且提出相應的建議或意見;針對甲類學生,開展組內相互批評,互相改正與自己修正相結合。
四、 結束語
針對性分層指導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使寫作演變成小學生生活與學習過程中表達情感的重要部分,而且還能夠加強語文寫作教學的成就感。因此,需要對此進行實踐。
參考文獻:
[1]田學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6(23):100-101.
[2]李蓮.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改革[J].語文建設,2015(33):13-14.
[3]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知識經濟,2014(16):155.
作者簡介:
柏樹霞,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姜家營鄉(xiāng)郭莊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