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在小學教育中對學生智力開發起到關鍵作用,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建立數感、空間概念及邏輯推理能力,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聯系數學理論,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提高數學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高;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掌握的數字分析、基本運算、抽象聯想等數學知識與技能,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更關注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的所表現出的綜合能力。傳統數學教學過度關注學生數學練習的正確與否而忽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 鞏固基礎知識,提升數學素養
數學習題雖復雜多變,但歸根結底都是在數學知識基礎之上所進行的考查,數學核心素養也隱藏在基礎知識中,學生只有將基礎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數學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核心素養的領悟也能更深徹。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基礎知識傳授,數學教學圍繞課本展開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擴展,開拓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更高程度的學習奠基。例如,教師在進行《三角形》的教學時應意識到三角形的學習是培養學生符號意識的重要契機,數學中的許多重要概念都是由符號所代指的,教師通過基本知識的普及,讓學生認識三角形的邊、頂點、內角等各個組成部分,學生逐漸學會運用三角形三邊不等的知識來判定三條邊是否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教師應注重將基礎知識細致化、重點化,確保學生在進行本章節的學習時對該知識做到深入了解,并重點關注該年齡階段所應掌握的基礎性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 舉一反三,引導式教學
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不僅表現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數學技能的運用中,讓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掌握邏輯思考與推理的能力是數學教學關注的重點,通常來說,學生能夠學好數學基礎知識并完成練習題的考查已屬不易,但數學能力的高低同樣要參考學生思考與拓展的表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是教師的難點問題,對此,教師可采取引導式教學,通過問題思考及課堂提問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學生思考的程度向更深入的層面拓展,學生自主思考時,往往思考的方向不夠全面且程度較淺,而教師的引導則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永無止境的”。例如,教師在進行《簡易方程》中字母表示的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例題中未知數的表示方法,進而鼓勵學生用字母表示一些乘法定律,接著教師應向學生普及字母在運算定律、公式及數量關系中的運用。教師通過這種問題的引導鼓勵學生去思考、舉一反三、聯系生活實際,長此以往,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拓展、思考廣度的深入。
三、 情境式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生硬的數學知識及原理,教師應意識到,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自發去感受、學習的,因此,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吸引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應用數學原理上。情境式教學則充分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并據此搭建一定的情境現場,確保學生學習的場景充滿和諧、有利的溫和氛圍,學生從數學學習中能獲得愉快的體驗,自然就會樂于去探索課堂中所傳授的知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大大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數學廣角——植樹》的教學時,應讓這一嚴肅且邏輯性的問題充滿生活氣息,吸引學生去參與思考。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學校要整修操場并在通往操場的100米小道上植樹,如果兩端都要植樹,5米植一棵,那么能植多少棵樹呢?”學生聽到問題的場景是操場,就會涌起參與的興趣,讓學生做主對操場的綠化進行設計正符合學生主人翁的心態,學生在自主思考中將問題化繁為簡,不斷的設想并與同伴進行驗證,不論答出問題的正確與否,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已感受到參與數學課堂的樂趣,數學核心素養的情感目標也已達成。
四、 理論聯系實際,應用數學
當前數學學習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學生逐漸接觸到更深奧的數學就會更加懷疑數學的實用性,學生傾向于認為“這種遍布符號與邏輯推理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那么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什么?”持有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學生會在這種想法的控制下逐漸對數學產生懈怠情緒,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減弱自然不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不要只關注于搭建空中樓閣,數學教學當然要讓學生領悟到其知識的博大精深,但若讓學生覺得遙不可及則不免矯枉過正。教師應注重在數學教學中將基礎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每一部分的學習都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數學原理都是可以在生活中進行運用的。例如,教師在進行《認識面積》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讓學生了解面積是“物體表面的大小”,接著教師應將面積理論帶入到生活中并鼓勵學生找一找、摸一摸身邊物體的表面,教師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面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為了進行下一步“面積計算”的教學,教師應向學生提出問題“你的書桌面積有多大呢?如果為書桌貼墻紙,要用多大的紙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逐漸意識到面積的知識是遍布實際生活的,既然實際生活用的到,那么數學的學習就是有意義的,應用數學需要學習數學。
五、 合作學習,發揮學生自主性
數學學習需要開拓思維、進行開放性思考,但學生的思維畢竟有限并且思維是在逐漸拓展與練習中形成網絡的,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拓展學生思維,教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是大膽思考、充分交流的過程,學生既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又能學到自己思維范圍外的數學思考內容。例如,教師的進行《分類與整理》的教學時應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一系列物品,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圖片所呈現的物品有幾類,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分類標準。學生在思考、交流、辯論中了解到不同的分類方法,也改變了學生的固有思維,提高了學生的抽象與聯想能力。
六、 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熏陶數學核心素養,一時的成績高低不會影響一生發展,但長久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卻會對學生思考問題角度、邏輯推理能力發揮持久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周淑紅,王玉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與建構[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3).
[2]曹培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7(2):4-8.
作者簡介:
顧潔,江蘇省常州市,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