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倫
摘 要: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重視語言審美,增加了語言審美的具體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任務型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幫助學生在詞匯、句子、語篇、語言風格、成語典故等方面欣賞和運用英語的語言美,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教育;語言美;英語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7-09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074-02
一、問題的提出
錢冠連教授1992年完成的著作《美學語言學》,填補了語言學在美學領域的空白,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觀察語言、探究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新角度。
英語是一種語言,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溝通工具。但是,英語課程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英語教育工作者要超越語言來看待和實施英語教育?!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重視語言審美教育,在課程目標中增加了各級水平的語言審美要求。一級要求是“在學習活動中初步感知和體驗英語語言的美;理解常用英語成語和俗語的文化內涵”。二級要求是“在學習活動中理解和欣賞英語詞語表達形式(如韻律等)的美;了解常用英語典故和傳說”。三級要求是“在學習活動中觀察和賞析語篇包含的審美元素(形式、意蘊等),獲得審美體驗,獲得對語言和事物的審美感知能力;運用中外典故和有代表性的文化標志表達意義和態度,有效進行跨文化溝通”。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執行《新課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英語教育中的審美教育。
二、相關概念
語言美,指在美學語言學中,語言體系本身固有的美學屬性,是內在的、靜態的,需要個體加以體會、欣賞和應用。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新課標》的具體目標,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其中,語言能力是基礎要素,思維品質體現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構成發展條件,文化意識體現價值取向。欣賞和運用語言美屬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文化意識的范疇,也是文化價值觀方面的具體內容。
三、語言層次上的審美選擇
人類個體在交流時,總是趨于從追求美的角度選擇恰當的形式呈現語言,這就是語言審美選擇。下面探討英語各種層面的相關審美選擇。
(一)詞匯
一是精準美。比較下面中文句子的兩種英文表述:
中文:爸爸和媽媽外出度假,比預期的時間早一天返回家中。
句子1:Mom and Dad went out to have the vacation, and they returned home a day earlier than they had been expected. (學生習作)
句子2:Mom and Dad arrive back from vacation a day earlier
than expected.(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高一上學期, 2010,第22頁,第三行)
第二個句子精準地使用了arrive back from vacation和than expected這兩個詞塊(Lexical chunks),比第一句更精煉、更地道。
二是節奏美。不同詞性的英語單詞,在發音時的輕重是不相同的,往往實詞讀得重,虛詞讀得輕,形成輕重相間的節奏,產生詞匯的節奏美。以consider it 與 take a consideration at it為例,兩個短語都是“考慮某事”的含義,但是擁有不同的節奏:consider it的節奏是“重+輕”,take a consideration at it的節奏是“重+輕+重+輕+輕”。
三是韻律美。相同的頭韻或尾韻會增強語言的韻律,使人過目難忘。例如booming business(紅火生意)、drink and drive(酒駕)和change、challenge and chance(變革、挑戰和機遇),這些詞組分別押頭韻/b/、/d?/和/t?/。諺語No pain, no gain.(不勞無獲)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中,兩個詞組分別押尾韻/e?n/和/e?/。
(二)句子
其一,尾重原則(end-weight)的形式美。英語使用者避免頭重腳輕的句子,通過采用it充當先行主語或者先行賓語,或者通過倒裝方式,讓比較長的表述出現在句尾,體現出英語句子頭輕尾重的形式美。在下列三組句子中,每組的第一句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第二句才是符合審美習慣的常見句子:
1)That she didnt phone worried me a bit.
= It worried me a bit that she didnt phone.(It充當先行主語,真正主語是后面的that she didnt phone。句意:她沒有來電話,讓我有些擔心。)
2)I think that we should keep calm important.
= I think it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keep calm.(it充當先行賓語,真正賓語是后面的that we should keep calm。句意:我認為我們有必要保持冷靜。)
3)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 were present at the party.
= Present at the party were 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主語a crowd of young people who called themselves pioneers of modern art出現在謂語動詞之后,形成全部倒裝。句意:聚會上出現了一群自稱現代藝術先鋒的年輕人。)
其二,單句發聲的音韻美。個體在說話時,采用的輕重緩急、意群停頓、升調或降調,如同歌唱時體現的曲調和節拍,形成句子的音韻美。
其三,句式變化的節奏美。在詩歌文體以外的語篇中,長短不同、結構不同的句子讓句式節奏出現起伏變化,體現節奏美。高中學生在寫作時要充分體現句子的節奏美,否則,語篇會顯得用詞膚淺、句子堆砌。
(三)語篇
語篇由詞匯和句子構成,詞匯和句子的美構成了語篇審美選擇中的微觀部分。除此之外,在宏觀上,語篇審美選擇應體現清晰美和邏輯美。
(四)語言風格的和諧美
從整體而言,語言風格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不同形式的語篇,所體現的語言風格會不同。英語教材廣泛收納各種形式的語篇,以《牛津高中英語》為例,這套教材既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等文體,也有劇本、小說、信件、新聞、報道、演講、辯論、報告、采訪、詩歌、日記等多模態形式的語篇。教材中這些語篇的語言風格,有的莊重嚴謹,有的詼諧通俗。
(五)成語、俗語和典故的厚重美
英語中的成語、俗語和典故可以說明某種現象或者道理,這種表現方式比較含蓄,體現出英語的厚重美。其中一些通過明喻、暗喻等方式表明含義,比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壯如牛), to set the ball rolling(啟動),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等。有一些與漢語中的成語、俗語表達類似,容易理解和運用,如You reap what you sow(種瓜得瓜,種豆得豆),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等。有些來自史實或者故事,學生必須了解相關典故,才能真正理解、運用。如 feet of clay(致命缺陷), riddle of Sphinx(復雜難題),Lets go Dutch(各付各的賬),Its all Greek to me(我一竅不通)以及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饑,虛心若愚)等。
四、培養學生欣賞和運用語言美的能力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要培養學生對語言美的欣賞和運用能力,就必須提升學生的觀察、欣賞、探究和運用等相關能力。這些能力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息息相關:觀察能力是學習能力的范疇,欣賞能力涉及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探究和運用能力則涉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項核心素養。筆者在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一些有利于欣賞和運用語言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一)教學方式
任務型教學符合《新課標》提出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是適合培養學生對語言美的欣賞和運用能力的教學方式。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依據主題語境和語篇內容,創設真實任務和情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活動中觀察、欣賞、探究、運用,使用得體的語言進行有效交流。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的展示環節,讓學生高度關注語言形式?!耙驗樵诿鎸Ρ姸嗟挠^眾進行展示時,學生會盡可能地體現精準和流利?!闭故经h節既能為學生提供充分體現語言美的平臺,也可促使他們在課后積極探究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為今后的展示活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鑒賞力,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二)學習方式
《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有利于學生欣賞和運用語言美。由于課堂的時間和容量有限,學生必須在課后開展自主高效的探究學習,才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以“雙向翻譯”活動為例,學生在完成課文聽、讀活動后,將課文句子逐一翻譯成中文,然后根據中文將課文還原成英文,并對比自己還原的英文和課本原文。在翻譯過程中,學生會觀察和探究到更多新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更深入地體會和運用英語的語言美。
學生還有必要自主進行大量的閱讀、背誦等課外活動?!缎抡n標》要求學生必修階段每周的閱讀量不少于1500詞,相當于每天要閱讀一篇以上的短文。學生適當地閱讀英文報刊雜志、背誦英語美文美句、收看英文電視、表演英語節目,能增加閱讀背景知識,擴大詞匯量,體會英語魅力,掌握必要的語言美素材。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視美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欣賞能力、探究能力和運用能力,培養學生欣賞和運用英語語言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值得高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開展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錢連冠.美學語言學——語言美和言語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梅德明,王 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