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于農村小學教學工作而言,中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十分重要。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素養等,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于農村小學中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意義,選擇不同的策略開展教學,不斷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實現綜合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4-0018-02
引言
在農村小學中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斷培養數學思維。在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中,批判性思維十分重要。學生只有具備批判性思維,才能理性完成學習任務,并且形成更為獨立的思考能力,主動進行獨立思考。但是,很多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未能認識到批判性思維養成的重要意義。教師如果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批判性思維,就可以幫助學生不斷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實現個人素養的全面提高。
一、為學生積極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農村小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合理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結合課程知識點等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不斷幫助學生激活自身的批判性思維,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
講解小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認識11~20各數”的內容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結合章節內容合理設置問題并提出問題,為學生營造問題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0~10之間的數字有哪些,并且將這些數字寫在黑板上,之后在這些數字下面對應寫上11~20的所有數字。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比如,“0~10之間的數字有什么特點和聯系”“11~20之間的數字與0~10之間的數字有什么相似點”等。這樣學生可以帶著教師所提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個人探究。待學生思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11~20之間的數字有什么特點等;之后,對學生的結論進行適當總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驗證結論之后形成較好的批判思維。
二、鼓勵學生進行合理質疑
在農村小學數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幫助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合理質疑。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合理質疑,這也是學生養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質疑是合理、正常的,不要因為教師是講解者就不敢提出身疑問。
講解蘇教版數學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的時候,筆者為學生展示了圖1所示的兩個角,讓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兩個角的大小關系,并提出“是不是右邊的角比左邊的角要大”的問題。一些學生進行分析、利用量角器等測量后,認為兩個角的大小是相同的。這時,一些學生認為,教師提出的“右邊的角大于左邊的角”是錯誤的,但沒有勇氣質疑。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說出疑問,表達心中的想法,即兩個角是大小相等的,并且對這一觀點進行肯定和評價,之后引入相應的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受到鼓勵,敢于提出質疑,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圖1 兩個邊長不同的角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對農村小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這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十分重要。學生只有進行自主探究,才能在這一過程中發現一些數學問題,形成較為獨特的觀點。這是學生不斷形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過程。
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教學內容,待學生預習結束后,可以問學生“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中,需要運用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如何推導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觀點進行分析和計算,并且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些學生認為,可以利用方式,將長方形或正方形進行平移,轉變為熟悉的圖形,再根據相應的面積計算方法推導具體的周長計算方法。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各種想法進行相應的講解與鼓勵,引導學生學習周長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不斷培養和提高個人的批判性思維,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也能實現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小組合作。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探究能力等,也能讓學生學會如何分工合作。
四、幫助學生多角度思考
小學數學教師如果想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需要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在教學中不要直接將問題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應當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反思答案是如何得出來的[1]。教師在課堂中也可將章節內容的知識點告訴學生,提出相應的疑問,讓學生討論有沒有其他方法去驗證觀點的準確性,指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
講解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內容時,講到多邊形內角和的時候,很多學生認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是一條數學定論,可以在學習中直接運用,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一些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認為直接用量角器進行測量可以得出結論;一些學生認為,可以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剪下,拼在一起,如果是平角就是180°。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之后,發現如果利用量角器進行測量,內角的度數不夠精確,而截取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進行拼貼可以得到一個平角,從而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加在一起是180°。因此,教師要告知學生,面對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找到最符合實際的解決方式。
結語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圍繞課程改革要求展開教學,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目前,在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下,農村小學生如果無法養成較強的批判性思維,那么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因為小學數學知識是多變的,如果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足,就無法進行思維發散,也不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導致很難適應數學學習。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從不同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養成較為完善的批判性思維。
[參考文獻]
陶士梅.“唱反調”——批判思維的獨特方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01):26-27.
作者簡介:李秋(1991.5—),女,吉林大安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