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提高課堂的實效性也成為了重要目的。通過課堂聯系能夠及時的鞏固上課學到的知識,使學生能夠趁熱打鐵熟練掌握所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練習;實踐;探索
在課堂上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老師在講的時候學生們感覺自己聽懂了,但是當老師寫出一道相關的題目時會感覺到無從下手。老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能夠在題目中靈活地運用,那么在課堂上布置隨堂練習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課堂練習的題目要從簡單到難一步一步的,要不斷的把學生的自信心提起來,老師在出題的時候只提供題目的要求及限制條件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只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老師要去發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自我思考的能力。教給學生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一、 課堂練習訓練模式
采用多種方式的練習方式,不僅使內容變得更加充實,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們的注意。
(一) 筆頭練習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在練習的時候都在書面上進行練習,如果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錯誤,糾正錯誤,找到規律在之后的做題過程中會更加的有序進行。對于新學的課程,我們以會為主;對于近期學過的知識,我們以對為主;對于以前學過的知識,我們以巧妙解決問題為主。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一點一點的開拓自己的思維。經常的動手練習,可以使學生們學到的知識更加的扎實,課堂練習減輕了學生們課后的負擔。
(二) 口頭練習
口頭練習就是通過老師們上課提問來讓學生們鞏固學習的知識,這也是老師們最經常用的方法,通過搶答的方式,來增加課堂的活躍性。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通過語言迅速地表達出來,起到了一定的鞏固作用,還能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梢酝ㄟ^班級分成小組的模式,通過團隊合作,將整個班里的氣氛調動起來,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們課堂練習的興趣。
(三) 操作練習
在初中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構建數學模型來學習數學,能夠讓學生們從客觀上了解到一些公式的意義。就比如在求菱形的面積時,可以通過構建數學模型來進行拉伸變為正方形,進而計算。這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多角度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大大加強。數學是一門比較靈活的學科,需要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有目的的進行。
二、 聯系結果評價
學生們進行了課堂練習以后,老師們要繼續適當的評價,將學生們的問題指出來,并進行糾正。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之后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自己獨立思考,學會自己去發現、探索新的知識。老師在評價的時候要不斷地鼓勵學生,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在他們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的有動力。
經常性地評價學生,給他們帶來自信,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在課堂練習的時候爭取讓每一位同學都動起來。老師要善于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不斷地激勵他們給他們信心。
三、 課堂練習模式構建
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于一部分好學生來說上課接受能力強,在課堂練習的時候會感到比較輕松。而學習能力差的同學則感到有非常大的壓力。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在課堂練習的時候應該將題目的難度由簡到難,一點點的推進。這樣可以讓數學功底比較差的學生能夠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地開拓自己的思路。對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老師應該多出些不同類型的題目多方面的練習,讓基礎差的學生學會解題,中等的學生學會靈活應變,好學生便要學會從中尋找規律尋求更加簡單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達到學習的效果。
就比如我們在學習初中絕對值的時候,可以參考下面的例題:
1. |13|= ,|-16.3|= ;
2. 如果|X|=23,則X= ;
3. 有n=14,m=-48,那么|n|*|m|= ,
4. 將絕對值小于4的整數列出來: ;
5. 設k小于零,則|k|= ;
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來從第一題我們只是單純的考查絕對值的定義,從第四題我們則需要從定理與有效數字結合起來考查,需要學生能夠將絕對值靈活地運用起來。在后面我們學習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題目的自由性會更大,我們需要考慮到函數的取值范圍,有效數字等因素。一道題我們的解題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求多個函數套用的時候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求出每個未知數的值然后帶入計算,也可以將未知數進行化解帶入,每種算法都有各自的優點,這就需要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去計算。
老師在出題的時候要結合多方面的知識,將新舊知識全部都考查到,爭取達到鞏固舊知識,學會新知識的效果,經常性的復習以前的知識能夠讓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去獲取新的知識點,這樣課堂效率也會有所提高,同時也達到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課堂訓練不要求多但是要符合學生的能力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景中.把數學變容易真是大有可為[J].教師教育研究.
[2]戴海棠.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法初探[J].教育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許宜春,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龍橋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