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互動是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舉措,學生若要完善夯實自身的知識點應用基礎,其便必須要密集且有效的與教師進行互動,要求教師解答自己的疑問。本文針對此,首先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師生互動機制的實際價值。其次則分析了互動教學的保障步驟,最后則對具體的師生互動機制構建步驟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師生互動機制
小學數學課堂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作為核心目標,因此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中爭取傳達知識點以外,更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令其掌握完善的知識點應用能力。而學生若要掌握應用能力,其便必須要與教師進行深入的接觸。教師和學生只有在完善互動的狀態下才能夠進行深度交流,教師才能將知識點應用技巧傳達給學生。故若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作為根本目標,本文所選擇的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機制的構建便具有切實的研究價值。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創建師生互動機制的實際價值
(一)互動機制可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小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相對活躍,但如若他們的活躍行為沒有在正常的情況下輸出,就會令班級內部紀律狀態相對混亂。而當教師為了維護班級紀律對學生的活躍行為進行控制時,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便會直接降低。但互動機制屬于一種規定結構,即學生可以在互動機制規定的范圍內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其既可以輸出自身的交流行為,又可以滿足自身的交流需求。且在互動機制作用范圍內,教師不會過多限制學生的行為,因此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便能夠被有效調動。
(二)互動機制可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接軌
雖然在小學階段中學生擁有的數學知識儲備并不豐滿,但他們也適當積累了一些知識點素材,其需要同步掌握素材應用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未來答題的過程中能夠輕松和快速的解決數學問題。互動機制的存在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教師可以在互動機制內為學生預留活動項目,而學生則可以隨時依靠與教師的交流不斷實踐自身所掌握的數學技巧。教師是學生在機制內部的輔助者,學生可以完善的完成復習以及解題等學習任務。因此互動機制的產生實際上也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接軌,令他們在有準備的情境下鍛煉自身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的保障步驟
(一)保證課堂互動行為真實存在。互動機制的主要作用場所為課堂,因此若要保證機制能夠穩定運行,小學數學教師便應該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真實的互動行為。所有的互動都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個人的單向輸出或學生之間的無差別互動都不構成完善的互動機制。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適當“放權”,也就是說,教師在整個互動機制中起到核心引導的作用,但并不作為完全核心的成分。學生才是整個互動機制中被服務的主題,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情境內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必須要認真的對學生進行解答,綜合而言即為,互動行為需要有來有回,且學生在過程中可得到有效回應。
(二)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師生互動包含兩種互動模式,即教師主導,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以及學生主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這兩種互動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教師主導時教師可以直接選擇重點內容,問題一針見血。但學生主導時因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學生很難在幾句話內直接言明重點。故教師在設定師生互動機制的過程中便應該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重點在于,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抓重點和整理語言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互動機制的具體作用方式具有實際價值,不會出現消耗時間卻無收獲等現象。
(三)教師需要重視表揚行為。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他們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肯定。在互動機制中,教師必然會以提問的形式開展教學,而提問則涉及到教學評價。故教師應該盡量多的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肯定,這樣便可以令學生更好更完善的參與互動機制。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機制構建
(一)告知主題,同步準備。教師可以直接在上一節課堂中為學生預留教學主題,要求學生按照主題進行自學,自學的重點除了理解知識點內容外,更要總結一些存在疑問的重點內容。學生準備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進行同步準備,教師準備的重點為調整心態。教師需要無差別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待每一個問題。而后在實際課堂中學生便可以與教師進行對等互動,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疑惑。當教師完成一階段的數學教學任務后,其可以給出一些課堂中存在的隱性知識點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一來,完善的互動機制便可成型。
(二)探究問題,互動解疑。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往往很難在一段時間內掌握知識點。因此教師便可以使用深入探究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研究空間。首先,教師可以選定一主題直接在課堂中要求學生解答。而學生則可以通過研究或討論的方式找出解題思路。教師在學生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觀察,如若發現學生解題思路存在錯誤,教師應立即對學生進行教育,要求其更改解題思路。這樣一來,師生互動機制便可以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發展,不會出現理解錯誤等現象。
三、結語
綜上,文章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主,對師生互動機制的構建思路進行了簡單的研究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中互動機制的應用具有相對正面的效果,望文中內容可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人員提供一些互動機制建設方面的參考素材。
參考文獻:
[1]馮秀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44.
[2]張屹,祝園,白清玉,李曉艷,朱映輝.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特征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43-48+64.
[3]林麗欽.數學游戲融入小學課堂的設計與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283-284.
作者簡介:楊明清,女,1965.03,漢,四川平武學歷:大專職稱:小學高級研究方向:教育教學,單位:平武縣闊達藏族鄉光明博愛小學,郵編:62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