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香
【摘要】傳統的數學課教學,一般以講授為主,訓練集合,這種方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給學生系統地傳輸較多的知識,但因在教學活動中主要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僅是被動地接受,很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之初中生自控能力不強,注意力不能持久。如果完全由老師講、學生聽,會妨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使學生保持長久的注意力。抑制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因此,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徹底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探索出一條有利于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的教學方法,是目前急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互動式 先學后教 學生自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144-01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探索出了一些新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我在教學中如何使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互動式”簡言之就是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生生之間的討論,總結及教師的必要點撥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互動式”要把握以下兩點原則。
1.對于學習習慣較差缺乏主動性的學生,先誘導使之進入角色,再逐步扮演角色,到演好角色,體現主體作用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數學熱情。
2.由于這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較弱,要通過巧妙點撥和扎實的訓練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這樣就真正做到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通過長期的實踐,我認為“先學后教”有以下優點:
1.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著學生的學進行,學習過程中學生處在主動的地位,達到了還課堂于學生的目的。
2.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新課標明確指出“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能力的核心”。由于“先學后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自學中逐步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能進行歸納、演繹和類比,能夠較準確地闡述自己觀點,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思維水平。
3.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
4.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是未來社會和素質教育的共同的本質的要求。由于“先學后教”堅持主體性原則,注意塑造學生的“主體性人格”,所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5.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發揮。
“先學后教”主要運用以下一些活動方式:
1.學生自學??筛鶕虒W內容的不同選擇課外或課堂上自學,要有明確的預習要求。如初中代數第二章第一節“正數和負數”可安排在課外預習,其自學要求是:(1)對小學學過的數的歸納終結。(2)閱讀課本,理解引入正、負數的必要性。(3)結合實際列舉一些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自學要求難度適中,要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和積極性,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首先完成預習作業,對學生在自學中提出的問題,通過討論、啟發、講解加以解決。引導學生掌握重點,突出難點。這一過程是實施“先學后教”的關鍵。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對問題分析、討論,提問要有針對性,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多用表揚性語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3.歸納總結。在全面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4.鞏固練習。利用課本練習題及教師補充的練習,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技能、技巧,發展學生能力。在運用練習時應注意問題難度要有階梯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避免單純的量的積累,同時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糾正。
5.安排作業。布置作業要有針對性,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通過作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吸收反饋信息。
總之“先學后教”注意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指導學生自學、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自主意識,通過獨立思考,分組討論不斷追求新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較明顯的促進作用。使我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顯而易見。
參考文獻:
[1]孫偉. 利用新課標,走進數學新課堂[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5(10).
[2]馮偉達. 學習新課標,走進新課堂——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解[J].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1):133-135.
[3]何蘇.嘗試創新構建新課堂——淺論課改后的初中生物教學[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37).
[4]賈改燕.走進數學課改新課堂——淺析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生命狀態[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