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順利開展學習,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素質教育要求下新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經調查發現我校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主動性不足、積極性不高、計劃性不強。了解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狀以及他們的學習心理特點對后續研究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
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知識社會,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已成為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僅決定著學業的好壞,更是決定將來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所謂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負責管理自己的學習,并對學習不斷做出自我評估,從而獲得有效的認知能力。為更深入地把握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狀況,課題組以我校低年級20個班1023名1~2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全面開展調查分析工作。
一、 調查過程
(一) 調查對象
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1~2年級學生,共計1023名。其中一年級514名,二年級509名;男生545人,女生478人。
(二) 調查形式與內容
1. 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狀況問卷調查。
2. 抽樣訪談。
二、 調查現狀及分析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匯總分析,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狀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習目標不明確,缺少主動性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尚小,自制力相對比較差,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主動性。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65.5%的學生學習沒有目標,更不能主動學習,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外,不再想利用業余時間來自覺學習,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總是希望老師或家長能告訴他做什么、怎么做等等。這些現象說明大多數低年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 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自信心
小學低年級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調查數據顯示:34.2%的低年級學生對數學沒興趣,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有待提高。他們覺得上數學課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其中有一部分學困生,一遇到計算量較大、計算步驟較繁瑣,甚至一看題目較長就產生畏難情緒,行為上逃避學習,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
(三) 學習習慣不良,依賴性強
從問卷調查可以看出:能夠獨立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只有45%;38%的學生需要在老師或家長的督促下完成;還有5%的學生經常投機取巧,讓其他同學幫著寫作業或有抄襲作業的現象。還有一些學生有不良的學習習慣,如:1.一邊做作業,一邊吃東西或看電視,一心二用;2.注意力不集中,作業時書寫潦草,審題不嚴,丟三落四;3.缺乏隨時整理書桌、學習用品和收拾書包的習慣。
(四) 學習時間無計劃,欠合理安排
學習時間的合理安排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好壞的重要體現。調查數據顯示:19.8%的學生會自覺合理安排學習時間,12%左右的學生能制定階段的學習計劃,但不能堅持。由老師安排學習時間的學生有49.2%,家長幫助安排學習時間的占26%,其中5%的學生沒有學習時間安排。由此可見低年級學生的時間觀念普遍比較差,沒有計劃沒有目的的學生也不少,自主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 預習復習盲目隨意,理解力差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的學生能夠做到課前經常認真預習,課后及時復習,并能有所收獲,29.2%的學生偶爾會預習或復習,預習只是盲目的流于形式,沒有一點效果。 35.6%的學生從來不會在課前預習,根本沒有養成這一學習習慣,還有26.2%的學生認為預習只是盲目地閱讀課本上的文字,或只是把書上空白的部分填上。這足以說明我校低年級學生在預習這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是很欠缺的,我們應該從“頭”開始培養。
(六) 學習積極性不高,志向低落
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是說明其自主學習能力好壞的又一重要指標。通過問卷調查,大致做了數據的計算:平時上課發言非常積極的學生只有19.5%,比較積極的有 28.2%,很少舉手發言的竟然占38.5%,從來不舉手發言的有13.8%。從上面的數據我們明顯看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偏低。眾所周知,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對事物的認識興趣,是推動低年級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追究造成低年級學生學習不積極的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對提高教學質量確有很大的作用。
(七) 課外閱讀不主動,缺乏指導性
從調查問卷中發現,當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 選擇很盲目。因低年級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身邊的學生讀什么書,他就學著讀什么書,人云亦云,自主性不夠。甚至有個別孩子把一些具有暴力色彩的書籍帶進了校園。2. 研讀不夠深。從調查中還發現,65%以上的學生閱讀時沒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會圈點勾畫作批注,也不寫讀書筆記,他們不能用心去品讀、去感受、去領悟,只是走馬觀花地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看書,他們不能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更無法從中汲取到精神的養料。
(八) 遇到難題就躲避,缺乏挑戰性
調查結果發現,僅有25.4%的學生遇到困難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如請教老師或學生、問家長、查資料等等。8.5%的學生對自己沒有一點點自信,缺乏挑戰性,每做一道題都要看看別人做的是多少,依賴性很強。但53.8%的學生遇到問題就直接留下來,等老師講解或抄同學的做題過程,根本不愿意動腦筋去思考,沒有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三、 調查總結
總之,我校低年級學生從各個方面來說,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欠缺的。因此作為教育教學的一線教師,我們要在學科教學實踐中教會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從小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自主生活的能力,這既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更是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春蘭,莊家來.語文課中多途徑地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2).
[2]李嬪.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現狀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3]沈婉瓊.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一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05(4).
作者簡介:
趙彩宏,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