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思維和能力素養的培養,為此,我們必須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加強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給予完善和優化,以期更好地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一、 前言
縱觀目前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產生了較為明顯的不均衡現象,在同樣的教學時間規劃之中,有的教師可以將課堂授課時間利用得非常合理,做到游刃有余,而有的教師卻很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為此,我們就需要加強對新課改的深入,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結合實際的教學現狀和教學目標,摒棄題海戰術,提升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和學習能力,進而為其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充分挖掘教材,進行對比性和系統性教學
要想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有一個足夠深刻和全面的掌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依然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教材中涵蓋著多種數學知識和課堂信息,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對其進行認真的鉆研,唯有如此,才能夠認識到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進而將其內化于心,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便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進而靈活地運用,結合個體性差異,制定多樣化的教學計劃。在對教學計劃進行設定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分層次教學,能夠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聽得懂,并且盡可能地在學習中充分利用一切資源。例如:在學習“分式”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將分式與分數進行對比,然后指出分式中的分母需要具備的條件,然后進一步的引出相關的條件。通過這種對比性和系統性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提升教材的深度利用,也便于學生建立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和邏輯框架。
三、 通過實踐操作來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摒棄傳統的理論灌輸式教學,還要能夠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使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才更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充分掌握。我們知道,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邏輯能力雖然不夠完善,但是其動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他們愿意在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伴有一定程度的實踐操作。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之后,合理的設計一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對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進行理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輔助講解工作,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相關的問題,有效突破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性質”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對長方形的性質和特點進行回顧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個長方形,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拽住長方形的對角線,使其沿著相反的方向運用,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長方形發生的變化進行描述,并再次問學生這個是不是長方形,如果不是,那么這個圖形叫做什么名字呢?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有效地摸索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對比的過程中,就能夠將教師的講解內容與自身的實踐操作內容給予進一步的集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樂趣,也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的熱情。
四、 添加合理的提問互動機制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
在新課改的環境背景下,要想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要學會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受個體因素的影響,對于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為此,數學教師給學生創造發言和動腦的機會,并尊重學生的建立和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帶動學生積極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有效地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時候,有的學生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長雖然不是上述這些,但是也符合相應的特點,那么這種學習模式就能夠幫助學生對抽象和形象知識進行融合,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討論結果無論是對還是錯,都會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并且不斷內化于心,形成創新性思維。
五、 強化重點,難點和易錯點的集中講解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其中蘊含著多種多樣的概念和定理,這些概念雖然不難,但是學生在實際的應用和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錯誤,進而導致整體學習效果無法提升。為此,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對這些細節問題進行準確識別,深化細節決定成敗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調動一些因素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并有效防止學生在考試中的細節出現錯誤。例如:針對計算中的絕對值問題,以及加減符號等問題,都應該進行認真的研究和注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這樣縝密性的思考也會對學生的后期學習和生活提供積極的幫助。
六、 加強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設備已經被普遍應用到教學中來,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抽象化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垂直”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樓房建筑的圖片和視頻,并讓學生討論這個樓到底有沒有垂直等,通過這樣的討論,垂直方面的知識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七、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為此,可以通過充分挖掘教材;拓展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關鍵問題和易錯點進行總結和強調,以及加強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等多種途徑去強化教學質量水平,進而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貢獻積極的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教育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芳.改革初中英語教學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82):117.
[2]王茂林.圍繞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考試周刊,2018(84):113.
[3]陳杰龍.立足初中物理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8(84):149+151.
作者簡介:
黃進福,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霞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