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教學是高職培養目標實現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的中心環節,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商務英語專業非常重視實訓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就業調研,提出“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新型培養模式,這一模式關鍵是校企合作,主要方式有定向培養、合作共建、工學結合、創新創業。
關鍵詞:校企合作;定向培養;合作共建;工學結合;創新創業
一、 項目背景
2008年金融危機后,中國傳統外貿增長放緩,但亞馬遜平臺上中國大賣家的銷售額卻增長較快,許多傳統外貿公司紛紛轉型成立電商部門,外貿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緊缺。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開發人才培養模式”。而人才培養模式開發的重點是在教學過程體現實踐性、開發性和職業性。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上述意見為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明確了方向。
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商務英語專業非常重視外貿電商實訓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就業調研,提出“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新型培養模式,這一模式關鍵是校企合作。電子商務實訓是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實踐,屬于校企合作開發,服務于外貿企業電子商務崗位。以電子商務貿易運作流程為主線,講授各主要業務環節所涉及的知識要點、程序、手續、注意事項、常見問題和處理辦法。通過實訓使學生具備外貿電商從業人員的基本技能,達到企業外貿電商從業人員的上崗標準,服務于企業外貿電商崗位的工作要求。
二、 校企合作模式
(一) 定向培養模式
該模式是指學院和合作企業簽訂培養協議,仔細調研企業的用人需求,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和評價過程中體現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實行彈性學分制(即在企業的實習可以折算學分),在實習合格后企業擇優錄取學員。
(二) 合作共建
學院與企業長期合作,學院提供場地及電子商務運營所需基本設備,企業提供貨源,企業外包一部分業務給學院由學生完成,讓學生真正參與實踐如圖片拍攝、店鋪裝修、美工、客服、售后。教師深入企業學習,負責學生的管理和指導。
(三) 工學結合
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在企業進行實踐實習交替進行,比如每年雙十一企業人員短缺,學生多次進入企業實踐,理論——實踐——理論,不斷夯實所學。
(四) 創新創業
該模式由企業提供產品,學院提供場地和啟動資金,支持學生進行電商創業。學院幫助學生聯系相關企業,學生出具創業計劃書,經過企業和導師篩選后成立項目。創業有風險,學院和企業共同配備專門的創業導師指導學生以提高項目成功幾率。
三、 存在問題
(一) 企業
校企合作前提就是能否吸引企業的參與,紹興市中小企業較多,每個企業能夠容納的實習學生數量有限,需要聯系多家企業,學院需要及時響應企業對我院電子商務實訓中心的參觀要求,配合企業對設備和網絡進行相關測試,及時整改滿足企業要求,學生管理和企業對接工作量大。企業擔心學生不能勝任工作或商業機密泄漏,合作過程中有排斥學生,實習沒有實質性內容。
(二) 學校
校企結合實訓基地涉及學校眾多部門如教務科、實驗中心、信息管理處等,需要學校總體統籌安排,出臺相關文件全力支持校企合作項目。同時部分學生參與企業實踐或者創業項目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可能會造成無法按時完成課內任務,所以學院需要制定新的彈性學分互換或者其他靈活考核制度。最后,部分教師在教學科研之余參與相關項目,學院也應在工作量方面有所體現,適當進行獎勵。
(三) 學生
初期同學對網店定位,產品選擇和網店專修等方面都有新鮮感,后期注冊了網店怕裝修麻煩,怕客服工作時間長,圖片處理產品更新枯燥,需要克服知難而退的心理要迎難而上,不怕苦不怕累,不能三分鐘熱度。針對這個現象,指導教師要在實訓前開設講座,使學生對困難有一定預見性,中期及時做思想工作;每周選擇固定時間總結請業績較好的同學介紹經驗,同時還要在開放實驗室的內容上下功夫,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暢通。
(四) 經費
校企合作的開展,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經費支出由誰承擔?學校要發展,基礎建設、科研、人才培養、教學設施實驗設備都需要投入;同樣企業要發展基礎建設、機器設備、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要投入。如果企業買單那么企業就要考慮學生是不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如果學校買單,學校經費畢竟有限,同時學生對于學習內容和所得報酬都有一定預期,三方的利益難以進行有效的平衡。
四、 總結
實踐教學對于電子商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院依托紹興市傳統外貿優勢,對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創新,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積極引進校企合作項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為學院產學研實訓基地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校企合作必須要構建長效機制,這個過程中政府要起主導作用,提供保障機制,并建立合理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校企雙方要協商制定合理的合作協議,定期研究改善。校企合作要建立日常性的聯系,規范評價體系、指標和程序。
參考文獻:
[1]安雪晶.關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9(11).
[2]陳光,崔玲.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1).
[3]王學軍,王振明.產學研結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J].經濟研究導刊,2009(6).
作者簡介:
張遠麗,浙江省紹興市,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